在刚刚过去的几个月,全国楼市“涨”声一片。
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除了一路走高的房价,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房屋中介费也成了几乎所有购房者必不可少的一笔开支。
进入2016年后,北京房价猛涨,想要换房的李女士也加入了购房大军,按房价2.7%缴纳了几十万的中介费之后,她觉得买来的服务却并不相符,中介做的无非就是提供双方的信息、带看房屋而已。
此外,李女士发现与自己打交道的中介很多从业都未满一年,几十万的中介费却没有匹配的服务,李女士认为中介费因为房价上涨而水涨船高,但提供的服务并不值这几十万。
房价上涨让中介公司们赚得盆满钵满,先不提链家、中原地产、我爱我家等大型连锁企业,上海的独立房产中介老板张女士说,她仅在今年,就赚到了三年的利润。
张女士从事房地产行业已有十几年的时间,切身感受到上海房价的起起落落,她认为,购房者往往只看到自己付出的中介费,却没有看到,运营公司的成本也在随着房价上涨,同行业竞争激烈,往往一个小区就有四五家房产中介门店,员工工资也是水涨船高。
对于不少购房者抱怨的中介费过高问题,其实在2014年政府放开指导价,实行市场定价时,一些网络公司就尝试用0.5%中介费来占领市场,可惜没几年又上调回到了1.5%,与传统中介差距进一步缩小。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向记者解释,房地产市场动辄上百万的交易,购房者还是需要“见到实体店才安心”。
目前市场主要的中介费价格从1.5-2.7%不等,那么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二手房中介费又是怎么样的呢?经过查询,记者发现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中介费都是按成交价的一定比例来收取的,以英国为例,中介费一般为房价的1%-3%不等,美国则收取成交价5-6%的中介费。
张大伟进一步解释说,动辄十几万乃至几十万的中介费,并不是只交给了一个人,每一次的交易都需要公司调配不少人力,如今房地产市场火爆,中介公司赚钱,可前几年市场不景气时,中介的日子也不好过。
二手房行业内人士都戏称他们是个看天吃饭的行业。市场成交旺盛,收入自然随之提高,成交萎靡,则收入下滑。中介费虽说是市场主导,但是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中介费,服务匹配和安全监管也的确是消费者的担忧。
值得一提的的是,上海市在今年6月试点二手房交易资金第三方监管模式,其中就包括了中介费的第三方监管。在上下家达成交易意向后,中介费先不放入中介机构,而是放在银行之类的第三方。
第三方的作用,是监管各方履行合约,交易完成之后,谁该收取服务费,就把费用给谁。希望上海的试点能够给其他的城市摸索出一些经验,让消费者的中介费掏得明明白白,踏踏实实。
来源:央广新闻
编辑:姚 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