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媒体称,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5日表示,打击“炒信”协议是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大型项目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该项目于去年宣布,旨在提高网络上的可信度。
两万网店列失信黑名单
据香港《东方日报》10月26日报道,发改委同时公布“失信企业”黑名单,近两万间企业被列入惩戒对象,要求电商在今年“双十一”留意有关问题。
发改委公布近两万家失信企业黑名单,包括逾二千家被吊销的企业,并在网上作出公示,以便消费者识别。
发改委又向商家及消费者提出建议,如要求服务单位进行实名登记、各大网站要在“双十一”前联手消除制造虚假交易商户等,同时提醒消费者要避免在网店绑定自己的银行卡号,以免个人资料外洩。
内地网购热潮近年“势不可当”,不少人在网购商品时都会参考网店的信用等级或消费者对商户的评价,有商家为推高人气,刻意利用大量网络虚拟交易炒作信用,目前已出现职业化、专业化的炒信组织,规模愈来愈大。今年稍早就有22万个卖家涉刷单炒信,被淘宝处以“降权”处罚、六千多个卖家被封店。
有见及此,发改委25日在发布会上特意安排阿里巴巴、腾讯等十一家电商代表,共同签订反炒信讯息共享协议,以防止网店以刷单炒信欺骗消费者。
发改委出手整治“炒信”行为
据英国《金融时报》10月26日报道,多家中国大型互联网企业同意对政府共享数据,以打击虚假网络信息。但此举也引发关于隐私安全的担忧。
中国最大的一些互联网公司已同意对政府机构共享数据,这一努力旨在消除对出租车、餐馆等服务的虚假网络评论。
阿里巴巴(Alibaba),腾讯(Tencent),京东(JD.com),58同城(58.com)、滴滴出行(Didi Chuxing)以及百度(Baidu)都已同意支持这一举措,此举旨在提高消费者在网上的信任感。中国电子商务中充斥着虚假销售和评论,商家用“刷单炒信”的方式获取更靠前的排位和更多销量。
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表示:“(‘炒信’)产业链规模越来越大,对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危害越来越突出。”
这一说法虽然听起来有利于消费者,但也有人担心,收紧关于网络评论和交易的规定将帮助政府创建更准确的中国公民资料。一位官员承认,发改委将编制“炒信黑名单”,作为一项“联合惩戒制度”的一部分。
去年发布的“社会信用”计划已然确立了这样的目标:不仅要用算法和大数据对公民信用评分,还要对他们的整体“诚实度”和“可信度”评分。
发改委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周民表示:“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是我们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顶层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
这一信用体系取决于中国大型互联网公司对其共享用户数据,不过关于哪些信息会被提供给政府的具体情况尚未披露。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的员工承认,“这主要是我们负责政府关系的人员推动的,我们不清楚任何细节”。
中国最大搜索引擎百度以及电商集团阿里巴巴表示,他们相信该体系有助于保护消费者免受欺诈。
本文来源:参考消息网
编辑:周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