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项调查显示,2017年中国企业员工有望实现7%的平均工资增长,除去2017年预期的2.3%通胀影响之外,中国员工将实现位列亚太地区第三的工资增速,而在全球则排第四。
中国明年工资增速排全球第四
经济增长放缓 并没影响中国工资增长
根据ECA International最新的薪酬趋势调查研究显示,2017年中国(大陆)员工平均实际工资增长率预计为4.7%(名义增长减去通胀率),高于预计分别为1.5%和2.6%的全球和亚太区增长率。
如此高的工资增长使得中国在2017年全球实际工资增速排名中位列第四,较2016年上升两名。其中,四个一线城市中,预计明年深圳员工实际工资增长速度最快,为5.2%,预计2017年北京实际工资增长率最慢,为3.2%。
ECA International亚洲区域总监关礼廉:“尽管中国目前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并且有大量的负面报道,但这些并没有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工资增长。”
另据媒体梳理发现,目前至少已有北京、上海、山东、山西、内蒙古、天津、新疆、四川、云南、陕西、江西、河北、宁夏、广西、甘肃等15个省份的2016年企业工资指导线出炉。根据指导线,北京、上海、山西、甘肃等地的工资增长下线为4%;河北、陕西、天津、四川、云南、新疆、江西、广西、山东、内蒙古等地的下线为3%。从这份指导线也可以看出,其涨幅与上述趋势调查还是比较吻合的。
特别行政区
香港增长率亚太区倒数第三 澳门超过香港
在中国大陆之外,港澳的增长情况要略低。根据调查,香港员工2017年将再次实现平均4%的工资增长。扣除2017年预计为2.6%的通胀影响,员工的工资增长率将位列亚太区倒数第三,预计实际工资增长率为1.4%。
澳门员工2017年预计实际工资增长率为1.7%,在亚太区排名中超过了香港。这一预计工资增长率高于2016年澳门员工1.5%的实际工资增长率。
“总体而言,香港经济继续平稳发展。尽管存在大量的国内、地区和全球的不稳定因素,但无论是名义工资还是实际工资,均保持稳定增长。”关礼廉称。
亚太区工资增长情况
日本增速倒数第六 缅甸实际工资将下降
2017年的亚太区实际工资增长率预计为2.6%,高于所调查的其他地区。就实际调薪率而言,越南员工将以5.4%的增长率成为2017年亚太区实际调薪率最高、全球调薪率第二的国家及地区。缅甸员工2017年实际工资将下降1.6%。尽管预计名义工资增长率为7.5%,但预计通胀为9.1%,故缅甸将成为亚太地区唯一一个实际工资下降的地区。
在日本,持续的通胀与通货紧缩之间的波动表明,日本政府近几年来在增加工资和鼓励消费方面的努力恐怕难以持续,因此日本在可预见的将来会继续经历较低的工资增速。就实际工资增长情况而言,2017年日本员工的预计调薪率为1.9%,增长速度位列亚太区倒数第六。
尽管在2016年和2017年都实现了4%的名义调薪率,上升的通胀率导致新加坡员工明年的实际调薪率将会降低。新加坡2017年的通胀率预计为1.1%,员工的实际工资增长将遭受打击。2017年的实际调薪率预计为2.9%,难以重现2016年4.3%的平均实际调薪率。
2017年印度将成为亚太区实际调薪率第二高的国家。平均而言,2017年增长的名义调薪率和下降的通胀率使得印度员工预计实际调薪率为4.8%。
全球市场工资增长情况
阿根廷调薪率全球第一 英国下降至仅0.3%
2017年阿根廷员工薪资增长将位列全球第一,预计实际工资增长率为6.5%,在今年的ECA薪酬趋势全球排名中实际调薪率位列第一。
2017年英国公司员工预期平均薪酬增长为2.9%。英国脱欧后导致的英镑贬值预计会造成英国生活成本的增加,相较于2016年1.9%的实际工资增长率,这将使明年员工实际调薪率下降至仅0.3%。英国接下来的12个月里的通货膨胀预计将达到2.5%。
英国平均实际调薪率预计低于欧洲其他国家及地区。2017年,欧洲工资预计平均增长1.3%,低于2016年的1.8%。俄罗斯预计成为欧洲实际调薪率最高的国家,预计调薪率为3%,全球排名第十。
乌克兰2017年的实际调薪率仍将在欧洲排名靠后。2017年预计的工资增长率将低于预计的通胀率,所以实际工资将降低,为-1%。尽管通胀率可能保持高涨,但预计在2017年会下降至11%,稍微减轻薪酬的上升压力。
在加拿大和美国,公司员工的实际工资增长率预计分别为0.9%和0.7%,增速均有所降低。2017年美洲员工总体有望实现1.6%的增长,高于2016年的0.5%。非洲和中东国家员工预计实现平均0.5%的实际工资增长。埃及员工的境况将进一步恶化,预计2017年将出现8.2%的降低。埃及政府计划削减下个财政年度的总补贴金,预计将导致2017年更高的通货膨胀。削减燃料补贴将是最严重的打击,会导致埃及国内燃料价格高涨。
(注:“实际工资”指经通货膨胀调整过的工资。预计通胀率是基于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料—不含阿根廷。)
来源:人民网
编辑 陈 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