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之后,各地人才政策密集出台。据记者统计,仅2月11日至2月15日,就有常州、海口、西安、南京、深圳等5个城市出台人才引进新政,其中4城降低了落户门槛。数据显示,截至2月18日,在2019年发布各种人才引进与落户等政策的城市已经超过16个。业内人士预计,未来将会有更多城市加入2019年升级版的“抢人大战”行列。
5天4城降低落户门槛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以来,已有多个城市发布了落户新政。其中,西安、广州和海口放宽了落户的年龄限制,常州、西安取消了购房落户的面积限制,而南京则降低了落户的社保缴纳门槛。
2月11日,江苏常州印发《常州市户籍准入管理若干规定》,放宽高校毕业生、高级技师、技师的落户条件,取消其社保限制,落户对象由本人放宽至本人、配偶和未婚子女。
2月13日,陕西西安市印发《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放宽我市部分户籍准入条件的通知》,涉及学历落户、在校大学生落户、人才引进落户、投资创业落户、投靠直系亲属落户以及安居落户六大方面。其中,本科(含)以上学历、本科(不含)以下学历且年龄在45周岁以下、全国高校中校生可直接落户。此外,还新增了投资创业落户和在西安市居住生活并缴纳社保人员落户两项新政。
2月14日,江苏南京市政府公布了修订后的《南京市积分落户实施办法》,从办法的细则来看,加分指标中房产、年龄、婚姻、落户区域等加分政策均有变化,其中房产方面首开房屋面积每满1平米加1分的先例,房产加分最高不超过90分;政府提供的共有产权住宅用房,按本人产权比例计分,租赁住宅用房不计分;此外,多套房面积不累计计分;与配偶和未成年子女以外的直系亲属共有产权的住宅用房不计分。
2月15日,广东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表示,继去年6月实现大学毕业生引进“秒批”后,今年2月28日深圳将落户“秒批”扩大至四种人才,正式实施在职人才引进和落户深圳“秒批”,主要包括高层次人才、学历类人才、技能类人才、留学回国人员和博士后4类。
除上述4个城市放宽了落户条件外,海口发布了引进人才住房补贴政策,购房补贴最高6万/年。
人才新政扩至三四线以下城市
2017年人才新政主要以少数二线城市为主,很难看到一线及三四线以下城市的身影。继2018年出台人才新政的城市全面扩大后,2019年又出现了一些新特点。
业内人士指出,进入2018年,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四个一线城市也开始针对高端人才局部调整引进条件。二线城市在这方面更是非常给力,特别是西安、南京、合肥等城市政策力度空前。另外,四线的县级市以及县城比如浙江绍兴上虞、江苏昆山等县级城市也出台了人才政策。
2019年的新特点是,各级别城市基本全面开花,人才标准继续下移,在一些地方很大程度已经开始变成了劳动力之争。特别是西安、南京等城市,在2018年政策力度空前的基础上,继续加码人才政策。大部分出台人才新政的城市均全面放开对学历型人才的落户限制,“无门槛落户”、“先落户再就业”、“亲属可投靠”成三大关键词,以西安为例,中等职业学校(含技校)毕业均可落户,取消本科学历落户年龄限制。
抢人大战还是拉动房地产?
统计显示,过去两年,全国多个城市房价出现了反弹,其中大部分城市都发布了力度空前的人才吸引政策。特别是部分二线城市,房价上涨加速,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才政策的出台变相放开了限购等政策。
1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8年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数据显示陕西西安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最多,上涨22.4%。综合全年数据来看,西安新房价格同比涨幅在2018年全年均排名前五位,其中4月、9月、10月、11月的新房价格同比涨幅排名第二。
数据显示,自户籍新政实施(2017年3月)以来,至2018年底,陕西西安新增落户人口已超过105万。截至2018年12月31日,西安户籍人口共计9923159人,即将突破一千万人。南京、合肥、成都等城市均在2018年落户超10万。
引人之后关键是要留住人才
有人担心,从未来发展来看,目前全国大部分城市的人才政策,均只考虑到了用降低门槛吸引人进来,但大部分城市都没有比较具体的留住人才的措施。这种情况下,吸引来的很多是“购房者”。而且甚至有可能出现炒房客借助人才政策在不同城市购房落户的可能性。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张智新也对部分城市人才政策持怀疑态度。“我认为吸引并留住人才的关键,一是当地的产业要有提升要有发展,二是公共服务配套水平要有提升,三是政府管理、公共治理带来的软环境要有提升。只单纯地出台一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修补式政策,短期来说有一定作用,但是要长期留住人才,这是远远不够的。”
2017年、2018年,全国多地掀起“抢人大战”。今年,北京、天津、辽宁、黑龙江、福建等多地政府工作报告也继续将人才培养和引进作为2019年的重要工作之一。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秘书长李震曾表示,引才只是手段,不是终点。人才最终能否留住,关键看是否具有适宜其发展的环境和土壤,能否建立适合人才长期发展的良好生态,有效形成“人才黏性”。
来源:央视新闻综合中新经纬客户端、每日经济新闻
编辑:何雪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