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9-03-29 09:35  

习近平主席2014年3月2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向世界讲述中国“和而不同”的哲学理念,深刻阐述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的文明观,这一重要演讲在全球范围引起强烈共鸣。五年来,文明交流互鉴的思想内涵不断丰富,影响与日俱增,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智慧。

位于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前的石碑上,用多种语言镌刻着这样一句话:“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

秉持“和合”理念,和平发展,正是中方坚持的道路。习近平主席五年前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指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 欧敏行:我们需要推动全人类发展、为全人类谋尊严,文明交流互鉴这一理念,倡导的正是这个中心思想,我们非常赞赏习主席提出并推行这一理念。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挑战是全球性的,没有一个国家能独善其身,所以我们切实需要这种包容精神,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2017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进一步丰富文明交流互鉴的思想内涵,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中国已同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用行动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实质。

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一站的柬埔寨,中国文物专家长年扎根于此,保护和修复周萨神殿、茶胶寺等吴哥文物古迹。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胡冰:五年来,我们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深度参与了世界文化遗产领域的全球治理,构建了一条保护长廊。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总书记提出的“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的理念。

不久前,“纳乌鲁斯节——上合组织国家人民团结与友好的节日”庆祝活动在北京举行,在春天来临之际,上合组织国家人民通过文化交流的方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18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阐述文明交流互鉴思想,呼吁“要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指出了一条人类文明和谐共生之路。至今,上合组织已签署教育、文化、卫生领域的多份重要文件,举办近百次艺术节、运动会等各国广泛参与的活动,不断搭建民心之桥。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 诺罗夫:在《青岛宣言》中,明确强调了增进各成员国之间的文明交流对话,以及促进人文领域合作的重要性。上合组织各成员国拥有巨大的文化遗产,成员国间的文化交流、文明对话有助于丰富各自的文化和传统,同时也有利于加强相互理解。

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五年来,习近平主席不断深刻揭示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的规律,鲜明亮出中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主张。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高祖贵:总书记曾经说到,全世界现在是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两千五百多个民族和多种多样的宗教,那么其实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文化都各有智慧。大家一起通过文明交流互鉴,在文明对话这个平台下,找到世界面临危机挑战的解决之道,给世界的发展提供一个重要的动力,给人类的共同发展繁荣找到一个必由之路。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毛紫叶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008/201903/757332f3c10e8d60f8ff2f364d490375.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