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泽山,做实验、培养学生仍是日常。在获得国家授予的诸多荣誉后,他一扭头,又扎根祖国边疆,默默投入早就计划好的工作中。
“我和我的团队,正在向新的技术难题发起冲锋。”今年以来,记者几次联系王泽山,他都在野外基地进行实验。仍奋战在国防科研、教学和生产第一线的王泽山,每年有约一半时间在试验场地工作。
“不做亡国奴”,心中埋下报国种子
1935年,王泽山出生在吉林,幼年时镌刻在他记忆里最深的就是“不做亡国奴”。当时,东北民众被强迫接受“伪满”教育,但他父亲冒着生命危险,经常悄悄地教育王泽山,“你是中国人,你的国家是中国”。
亲眼目睹日寇暴行,再加上父亲的谆谆教诲,让王泽山幼小的心里埋下一颗报国的种子。“我深深感受到,没有国防力量的国家是弱小的、没有话语权的。”他回忆说,那时,强军强国的思想就逐渐生根发芽了,并与他相伴一生。
1954年,王泽山高中毕业。抗美援朝的硝烟刚刚散尽,每一个中国人都明白,强国方能御辱、强国先强军,血气方刚的王泽山也不例外。
“我们任何人都不希望有战争,愿世界充满和平,但落后就要挨打,没有强大的国防,就相当于没有自己的国门。”带着这样的理想,王泽山义无反顾地报考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走进这所共和国军事科技“黄埔军校”。他出人意料地选择冷门专业——陆军系统的火炸药专业,成为班上唯一自愿学习火炸药的学生,因为他坚信:专业无所谓冷热,只要祖国需要,任何专业都可以“光焰四射”。
翻开王泽山1961年的入党材料,记者依然可以感受到他26岁时的报国之心。他这样写道:“我愿意参加中国共产党,在艰巨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中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党的事业是伟大的,我能参加到这个组织中,为共产主义献身是最幸福的。”
“民族复兴,人人有责,国家需要什么?我又能担当什么?这些问题,一直是激励我前进的动力。”王泽山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忠诚于党和国家,他捧着一颗拳拳赤子之心,把个人的价值追求紧紧融入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之中,投身于我国武器装备技术的研发、攻关与应用。
为祖国奋斗,一辈子献给一个事业
在60多年的科研工作中,火炸药早已融入王泽山的生活。他未曾动摇过,始终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热爱的、更是国家需要的事情。
为解决废弃火炸药的安全再利用问题,王泽山辗转于辽宁、内蒙古、青海等地的兵工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试验场。通过近10年无数次的试验,他带领团队解决一个又一个关键难题,将废弃火炸药开发成民用产品,使其成为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宝贝疙瘩”。1993年,王泽山凭借这项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很快,王泽山又向另一个国际难题“含能材料的低温感”发起挑战。冬天,在-30℃的阿拉善地区,夹杂着砂石和扬尘的大风吹得人睁不开眼,连记录实验的摄像机都“罢工”了,王泽山在试验场一待就是一整天,晚上还要核对和验证白天取得的各类实验数据,反复查找实验过程有无疏漏之处。1996年,时年61岁的王泽山,凭低温感技术摘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在王泽山的脑海里,没有节假日的概念,只有满满的试验安排、深思着的科学问题。即使在获得科技大奖或科研取得阶段性进展后,他也从来没有歇一歇、停一停的念头,而是把这作为新的起点继续探求不止。荣膺国家科技奖“双冠王”后,他说:“老一辈的科学家对事业依旧有追求,在科学面前的态度依旧严谨,我才60多岁,怎能停止不前?”
“关于火炸药,我们需要加深的认识和亟待攻克的难题还有很多。” 在退休后“赚回来”的20年时间里,王泽山利用自己独辟蹊径创立的装药新技术和相应的弹道理论,成功研发出让中国火炮傲视全球的远程、低过载与模块装药技术,再次荣获2016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成为国内科技界罕见的“三冠王”。
生活里“争分夺秒”,做研究“总不过瘾”
去年,王泽山摘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表示,“工作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今后责任重大”。正是这种坚韧的奋斗精神,支撑着他“从国家大的层面去权衡考虑”并“老老实实、踏踏实实的,少想着其他的、计较其他的”。
“王老师好像永远不知疲倦。”他身边的人都这样说。王泽山家里的灯一向是最早亮的。只要没有特殊安排,他会在晚上九点半左右休息,然后凌晨两三点起来工作。“白天的事情太多,凌晨特别安静,适合思考问题。”王泽山说,他通常上午九点到办公室,和各种人商量事情。中午随便吃点饭,稍微休息一下,然后起来继续工作。
生活里“争分夺秒”,王泽山却舍得将大把时间扔在试验场。他常说,火炸药性能参数的验证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实验过程也颇具危险性。但为了能准确收集到一手数据,同时也为了确保整个实验过程安全有效,他常常亲临现场,指导实验。“这样我才能放心。”王泽山说。
“现在我国虽然在一些火炸药领域有所领先,但整体实力不如发达国家,尤其在储备能力、反应速度、军民融合等方面差距较大。我国火炸药研究的深度还不够,要努力扩大优势,缩小差距。”王泽山说,“要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搞出几个‘杀手锏’,以创新攻克新的难关,掌握最宝贵的核心技术,不断增强祖国的国防力量。”
作者单位:新华日报
编辑:谢梓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