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世纪阳光幼儿园是一所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在相关政策支持下,该校二〇一八年进一步挖掘招生潜力,提供了更多学位。图为该园孩子们正玩搭积木游戏。张劲松摄
“入园难、入园贵”依然是困扰老百姓的烦心事之一。为了破解学前教育资源不足、不均衡的矛盾,有关方面实施了以建设普惠性幼儿园为重要内容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2010年11月,《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下发,提出“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开启了中国普惠性幼儿园建设的探索历程。2018年1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专门印发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文件,提出到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
建设普惠性幼儿园是中国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一项战略部署,对保障更多适龄幼儿接受优质的学前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日,教育部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了近年来学前教育和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取得的成就,并组织媒体开展了对北京市几家幼儿园的实地采访调研。
综合施策鼓励民办园转型普惠园
“成为普惠性幼儿园之后,我们还是民办的,性质没有变化,但是我们可以同样享受市、区两级财政补贴了,入园的孩子因此而受益,他们享受与公立幼儿园一样的学费优惠。”北京世纪阳光幼儿园园长董燕这样向现场采访的媒体记者介绍自己所在园“转普”之后的“变”与“不变”。
世纪阳光幼儿园位于北京海淀区世纪城社区内,是一所小区配套园。2018年9月,该园转为普惠性幼儿园。什么是普惠性幼儿园呢?对此,北京市教委副巡视员冯洪荣介绍说,通俗地讲,普惠性幼儿园是指面向大众、质量有保障、价格合理、老百姓放心的学前教育机构。目前,北京市的普惠性幼儿园以公办园为主体,民办园占比不大。北京市提出,普惠性幼儿园要实现“四统一”,即质量标准统一、收费标准统一、政府奖补标准统一、教师待遇统一。冯洪荣表示,目前,前三个“统一”已经基本实现,正在下大力气督促幼儿园提高教师工资水平等,大力推动实现第四个“统一”。
冯洪荣以北京市朝阳区春宇幼儿园为例,说明“四统一”的效果。他说,该园为小区配套园,转成普惠性幼儿园后,学费从原来每生每月平均1999元,大幅降至750元,但是对于春宇幼儿园来说,所得收入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因为该园可以从北京市财政和朝阳区财政分别获得每生每月补贴1000元和600元。此外,春宇幼儿园还得到了一次性奖补、学前教育研究发展经费、专项教研经费等,幼儿园教职工的工资待遇水平显著提高,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升,专业发展能力获得很大提高。
千方百计扩大学前教育供给总量
学前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不足,是困扰中国学前教育的核心矛盾,在此领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重中之重。为此,有关方面多措并举、综合施策。一方面,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通过加大政府投入,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安全、适用的幼儿园。鼓励优质公办幼儿园举办分园或合作办园。制定优惠政策,支持街道、农村集体办幼儿园。另一方面,采取各种措施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幼儿园,千方百计增加学前教育供给。
“我们拆掉了这个地方的一面非承重墙,将这里的空间与旁边的公共教室连在一起,扩建成这个班的教室,一下子就增加了30个学位。”董燕带领笔者参观其所在的北京世纪阳光幼儿园中班四班时,指着地上的一道长方形地砖介绍说。
近年来,北京市一直在通过利用疏解腾退空间新建改扩建幼儿园、支持国有企事业单位和街道办园、以租代建等多种方式,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比如,为缓解中关村地区入园学位紧张状况,政府支持中国科学院把一所闲置的办公楼改建成一所幼儿园,北京市和海淀区两级财政通过生均补助保障幼儿园持续运行。
通过这些措施,北京市学前教育资源迅速增加。据统计,仅2018年全市就新增学前教育学位超过3万个。预计,2019年新增学位数还将保持约3万个的规模。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发布会上介绍,全国其他地方也都纷纷行动起来,持续发力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天津2019年计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50所,新增学位4万个。河北提出,到2020年实现建制村普惠性学前教育全覆盖,每个乡镇至少办好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每个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的村至少建成1所标准化幼儿园。山东2018-2020年每年新建改扩建幼儿园超过2000所,新增学位50万个以上。河南2019年计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000所,新增学位10万个。
以幼师队伍建设为突破口增量提质
“增量提质”是学前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核心要义,也就是说在扩大普惠性幼儿园受益面的同时,教育质量也必须得到稳步提升。冯洪荣在发布会上重点介绍了北京市在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方面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冯洪荣说,师资队伍是影响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和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北京市紧紧抓住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这个“牛鼻子”,采取了三个方面的具体措施。一是加大转岗培训和招聘力度,扩大市属高校学前专业招生规模;二是进行全员轮训,培训覆盖北京市各类幼儿园,培训对象除了在岗的幼儿园园长、专任教师和保育员,还包括幼儿园保健医、厨师、保安、保洁员等幼儿园职工;三是加强幼儿园教师工作准入和考核管理,坚持将师德放在首位,实行师德素养“一票否决制”。
提高教师素质,更要完善学前教育教研体系,分享教学资源。冯洪荣介绍说,北京市推进学前教育教研全覆盖项目,构建市、区、园三级教研共同体网络,区域内教研覆盖各级各类幼儿园,区域之间教研手拉手,充分发挥教研对提升办园质量和水平的作用,推动学前教育质量均衡发展。
确保普惠幼儿园提质增效还需要健全质量评估体系。据冯洪荣介绍,北京市出台了幼儿园办园质量督导评估办法,整合了当前市级对幼儿园的各类评估项目,实现多标合一。同时,引入社会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质量评价,逐步实现管与评的分离,促进幼儿园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幼儿一日生活,关注师幼互动,关注家园共育,注重幼儿园发展性评价,实施科学保教。
增量提质的背后是强有力的财政经费保障。冯洪荣介绍说,北京市努力“补学前教育短板”,持续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据统计,2018年北京市学前教育经费占财政教育经费的比例由之前的3%,大幅提高到10%。
吕玉刚指出,北京是全国的缩影,目前,已有30个省(区、市)和兵团出台了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或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公共财政阳光普照幼教。比如,河南建立公办园生均财政拨款制度,按照市属幼儿园每生每年5000元、县级以下每生每年3000元标准来核拨。再比如,山东制定每生每年710元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和普惠性民办园生均补助标准,惠及所有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