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结婚登记数为1010.8万对,离婚登记数为380.1万对。对于这些数据如何进行科学解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遗憾的是,一时间,“我国离婚率高达38%”“每100对新人领证就有38对夫妻离婚”等简单对比成为网络的热点话题。
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结婚了?这年头一言不合就离婚?这个社会怎么了?人们被结婚离婚的事儿搞得焦虑甚至恐慌起来。
1
结婚和离婚
其实是相对独立的事件
实际上,这种恐慌情绪是被所谓的“离婚结婚比”误导了,这是拿同一年离婚对数除以结婚对数进行简单计算得出的数字。统计数据显示的离婚对数和结婚对数,反映的不是同一批人婚姻状态的变化。
离婚对应的是已婚的所有人口,是个大区间;而结婚主要对应适婚年龄人口,是个小区间。
所以,两个“率”的分母根本不相等,上述“离婚结婚比”的算术方法压根儿就是错误的!
婚姻状态一般分为未婚、在婚(包括初婚和再婚)、离婚和丧偶。结婚可以从未婚到初婚,也可以是离婚者再婚,还可以是丧偶者再婚。离婚只是在婚者与配偶解除婚姻关系后的状态。这些状态的转化,需要考虑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关系。
所以说,结婚和离婚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事件,所对应的是两个不同的人群。“离婚结婚比”不能算作反映婚姻状况变化的合理指标。
如果简单拿所谓的“离婚结婚比”作“离婚率”来使用,无疑将离婚率放大了成千上百倍。
现实生活中,一对夫妻在一年之内结婚又离婚,在“离婚结婚比”中既纳入分子又纳入分母的情况实属少数。当年结婚的夫妻全都被拿来当分母,被误认为他们中有那么多要离婚的,可以说非常无辜!
2
结婚率下降离不开适婚人口比例的降低
我们通常所说的结婚率和离婚率,其实是专家研究用的粗结婚率和粗离婚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结婚/离婚人数与同期年中人口数之比。这两个指标的分母都是总人口,包含了大量不在适婚年龄的人口,对婚姻状态变化的描绘也是粗线条的。
近几年我国结婚率逐年下降确有其事。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的数据,从2013年开始,我国结婚率逐年下降。2013年为9.9‰,2014年为9.6‰,2015年为9‰,2016年为8.3‰,2017年为7.7‰,2018年为7.2‰。
别慌!结婚率下降是一种正常现象,其背后最大的秘密在于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
一方面,我国正在逐渐进入老年人口比重不断加大的社会,人均寿命延长,总人口基数不断上升。
另一方面,适婚年龄人口(其中主要是青年)占总人口比例不断下降。
1996年全国人口出生率(出生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为16.98‰,相比1987年的23.33‰,已经下降了约6个千分点。
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的步伐在1996年之后并未减缓,2010年为11.9‰,2018年则降到10.94‰。
根据2000年至2015年期间开展的两次人口普查、两次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和相关预测显示,未来十多年我国结婚适龄人口的绝对数和比重将继续呈下降趋势,结婚率也将随之被拉低。
3
结婚率下降跟初婚平均年龄后延也有较大关系
从某种程度上说,并不是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想结婚了,而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平均寿命的延长,人们的教育、就业、结婚、生育等社会化行为相应延后了。
进一步讲,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学历越高在校时间就越长,这不仅推迟了就业平均年龄,也推迟结婚平均年龄。
再加上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生活成本高于农村,城市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很多青年为了个人发展选择推迟结婚。
可以说,结婚率下降既是个人自由选择,也是社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必然出现的世界性普遍现象。
我国的结婚年龄拐点出现在2013年。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可以发现,2013年25—29岁年龄段结婚人口占当年结婚登记数的比重首次超过20—24岁,此后进一步增长至2015年的39.4%,显示出“晚婚年龄”段人口开始上升。
晚婚行为会在一定时期内拉低结婚率,但是晚婚并不代表不婚。因此,也不能单纯从结婚率来判断和理解结婚意愿。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公布的数据,2015年,我国20—34岁青年群体中未婚青年占比41.38%。但是,通过分析各年龄段青年群体的婚姻状况,可以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未婚比例逐年下降,34岁青年中未婚占比降至7.03%,40岁以上未婚占比更是低至3%以下。
4
离婚率上升尚在合理区间之内不必过分紧张
再来看离婚率的问题。近几年我国离婚率逐年上升也确有其事,同样也受社会发展、观念变化,以及人口结构方面的影响。当今社会,人们强调婚姻自由的同时,对婚姻质量的期望增高了,社会对于离婚的理解和包容度也提高了。
结婚率的降低和离婚率的升高,其实是中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结果,不必大惊小怪。
当然,我们也要重视现象后面的原因,看到经济社会压力对结婚意愿的副作用,努力帮助青年群体解决成长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引导青年正确处理婚姻、家庭与事业的关系。
来源:共青团中央
编辑:谢梓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