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批高校或将改名的消息传出!其中,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计划改名为“广州工学院”,不过这一申请转设方案却遇到了波折。
据报道,9月15日上午,有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网友向记者透露,该校申请转设“广州工学院”的方案遭到了广东工业大学方面的异议。理由是“广州工学院作为广东工业大学的历史曾用校名,具有无可争辩的历史事实,具有社会公认的品牌识别度”。
高校一更名,就引发网友热议。客观冷静地说,一些高校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科设置的调整和办学方向的转型,适当更名并无不可。正如一些专家所指出的,这有利于提振学校办学积极性,而且在招生宣传、争取科研资源等方面也能增加一些主动性。
高校更名不易,但名副其实,更是要付出持久努力的。舆论场上对于高校更名的讨论,核心问题也正在于此。
公众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学校名字是升级了,但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仍旧原地踏步,而懈怠了真正重要的教书育人之事。
近年来公示的拟更名高校数量少
多地从严
《中国青年报》曾报道称,进入新世纪后,中国高校的改名则出现了几个主要动向:将涉及的地域越改越大;改变学校的性质类别,实现“高等专科学校——学院——大学”的更迭;界定学科类型的用词越来越时尚、综合,比如,用“金融”取代“财政税务”,用“工学院”取代“机电”,等等;去掉校名中的“职业”或“职业技术”字样。
以2018年为例,根据教育部公示,有15所高校校名拟摘掉“职业”的帽子,升格为本科学校,另有16所高校由“学院”更名为“大学”。
教育部2017年曾发布《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坚决纠正部分高等学校贪大求全,为了更名、升格盲目向综合性、多科性发展的倾向”。其中提及,严格依据标准审批“学院”更名“大学”;坚持高等职业学校原则上不升格为本科学校,不与本科学校合并,也不更名为高等专科学校的基本政策。
这一背景下,各地高校“更名”趋于收紧。
42所“双一流”高校更名史
大学校名是学校的招牌,是学校的“名片”,也是承载其历史传统、文化理念、精神气质、品牌形象的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你知道“双一流”高校在历史上都曾叫过什么名字吗?你记忆中的母校,如今还在吗?
在“双一流”高校更名次数的表单中,湖北的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分别以7次和2次的数量上榜。
武汉高校改名简史
说完全国“双一流”大学,我们再说说武汉高校的改名史。提个问,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到底谁才是“华中大”?
去年,武汉地铁2号线南延线“华中大站”两次改名一事,引发高校简称热议。究其原因,与华中科技大学官方规定的简称“华中大”和人们惯用的简称“华科”“华工”“华科大”“华中科大”存在出入有很大关系。且“华中大”这个称呼让同在武汉的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有些茫然。
很显然,这是一起高校简称“撞车”事故现场没错了。
为什么会撞车?原因很简单,武汉89所高校中,迄今为止有超过一半的学校改过名字。换了“马甲”后,不少大学校名的字眼趋于重合,“撞车”也成必然趋势。
整理规则:基于每所大学历史源头的学校称谓为起点,计算改名次数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九派新闻
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更名历史见前文
武汉哪些学校改过名?改名的原因又是什么?扒完武汉各大高校的改名史,发现“改名大戏”还真不少...
武汉高校有多爱改名?目前武汉高校共有89所(包括7所军事院校)高校。其中,多所高校在建校后至少改过1次名字,看来,在汉高校对改名这件事相当热衷。
整理规则:基于每所大学历史源头的学校称谓为起点,计算改名次数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九派新闻
从高校改名频次来看,62所高校改名1—5次。除军事院校以外,改名10次以上的高校分别是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而这2所学校传承的历史也有近百年。
整理规则:基于每所大学历史源头的学校称谓为起点,计算改名次数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九派新闻
从建校到如今,除军事院校以外,11所高校没有改过校名,按住了自己躁动的心。举个例子,江汉大学从1912年,黄兴、宋教仁等在武汉筹建江汉大学算起,到现在已是107年,虽然历经风雨,中间数十年曾销声匿迹,但校名依然传承至今,可以说是相当难得了。
整理规则:基于每所大学历史源头的学校称谓为起点,计算改名次数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九派新闻
从学校办学层次上分析,发现在汉高校最热衷改名是本科院校。本科院校一般属于公办,学校的配套设施和办学经费能得到国家支持,自身发展很快,为此本科学校改名的需求相对而言更大。高校改名有啥套路?
武汉高校改名大法基本可以分成四类:一是升级换后缀,如“学院”改“大学”;二是独立院校变动,与母体学校脱钩;三是改更换地域名;四是更换专业名。这几种比较常见的就是改后缀或是独立院校变动。例如2003年,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独立后更名为文华学院;2002年,中南民族学院升格更名为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湖北中医药学院更名为湖北中医药大学。在高校改名过程中,“武汉”“湖北”等地域相关的词汇稳居C位。
分析完武汉各高校改名所青睐的关键词,我们发现“武汉”和“湖北”所占权重最大。不得不承认,这些高校深谙人的心理,玩转了增加吸引力的路数,就得尽可能“圈住面积更大的地”。加上“武汉”“湖北”这两个响当当的名头,可以吸引更多生源。
从学院升大学,或是从职业学院升为学院,是很多学校追求的目标,毕竟它最能彰显办学实力。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无论是全日制大学,还是高等职业学校,都有相应的设置标准。
如称大学的,须满足“在文科、政法、财经、理科、工科、医药等八个学科门类中,以三个以上不同学科为主要学科;全日制在校学生计划规模在五千人以上”等等条件。
“扎堆”改名背后的原因是啥?
20世纪50年代和21世纪初,武汉高校的改名次数达到了峰值。各高校纷纷“扎堆”。不是在改名,就是在前往改名的路上,这与历史发展和国家政策有关。
1953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决定将筹建中的华中机械学院、中南动力学院合并为一校,撤销中南动力学院的建制,机电互补,命名为华中工学院,也就是华中科技大学的前身。
在步入21世纪后,国家鼓励民办高校的建设,更是促进了一大批民办高校选择在这个阶段“变身”。除此之外,院校整合同样推动了“改名潮”的出现,我们熟知的武汉理工大学,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898年张之洞创办的湖北工艺学堂,在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武汉理工大学由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三所院校合并组建而成。
来源:荆楚网
编辑:谢梓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