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秋分|天高云淡,秋意渐浓

2019-09-23 09:37  

“暑退秋澄转爽凉,日光夜色两均长”

2019年9月23日

农历己亥年八月廿五

9月23日15时50分

秋分,悄然来到我们身边

中新社记者 于海洋 摄

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

也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之一

“秋分者,阴阳相伴也,

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中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划分四季

秋分正好在秋季90天之中

且昼夜均分,故有此名

李贫 摄

古人将秋分分为三候:

一候雷始收声

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

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

这不但是暑气的终结,也是秋寒的开始

二候蛰虫坯户

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躲进穴中

用细土封住洞口,以防寒气侵入

中新社记者 于海洋 摄

三候水始涸

秋天气候干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

一些沼泽、水洼便处于干涸之中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秋分至,树叶变黄

天气转凉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了

 李平 摄

人们历来重视秋分

古代即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

周朝时,古代帝王就有秋分祭月的习俗

最初“祭月节”便定在“秋分”

后来才调至中秋    

在秋天,劳作大半年的人们

祈求家宅安宁、粮食丰收

于是,要把不包心的汤圆煮好一些

放在田边,叫“粘雀子嘴”

希望它们不要破坏庄稼

成阳 摄

“秋分到,蛋儿俏”

秋分“竖蛋”,是此时最有趣的习俗之一

选一枚新鲜鸡蛋

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

成功者便为胜利

岭南某地,则有“秋分吃秋菜”的习俗

家家户户要采回“秋菜”

洗净后与鱼片“滚汤”

鲜美可口

郭亚楠 摄

不过,每到秋分时节

随着气候、温度的变化

养生,要变为以“收”为主

秋日菊黄蟹肥

但饮食要特别注意“凉燥”

可以多吃莲藕、百合等食物

少吃螃蟹等寒凉食物

陈超 摄

秋意渐浓

早晚温差逐渐加大

也要及时增减衣物,预防风寒

锻炼身体,需要适度

轻松平缓的慢跑、跳舞等

都是不错的选择

王旺旺 摄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丰盈的秋天代表着收获

瓜果的香气随风而至

稻谷也披上了金黄色的外衣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秋天也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伴随流水叮咚,铺满田野大地

张怀林 摄

古往今来

无边的诗意,亦随秋色蔓延

《咏廿四气诗·秋分八月中》

唐·元稹

琴弹南吕调,风色已高清。

云散飘飖影,雷收振怒声。

乾坤能静肃,寒暑喜均平。

忽见新来雁,人心敢不惊?

《晚晴》

唐·杜甫

返照斜初彻,浮云薄未归。

江虹明远饮,峡雨落馀飞。

凫雁终高去,熊罴觉自肥。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柴立仁 摄

《八月十五日秋分是日又社》

宋·刘攽

秋分当月半,望魄复宵中。

难得良辰并,仍将吉戊同。

高楼连卜夜,浊酒任治聋。

注想乘槎客,何如击壤翁。

《夜喜贺兰三见访》

唐·贾岛

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

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

踏苔行引兴,枕石卧论文。

即此寻常静,来多只是君。

中新社发 刘忠俊 摄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词二首·其一》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中新社记者 蒋希武 摄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秋日丹桂飘香,层林尽染

收获中饱含着喜悦

宁静中孕育着希望

秋天的美好,你感受到了吗?

来源:中新网

编辑:毛紫叶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210/201909/17245e98466fc40bb5606e9c7bfaca12.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