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联合专家考察组,2月24日晚上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考察组中方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考察组外方组长、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介绍了考察组现场调研的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相关提问。
事实证明中国的方法是成功的
布鲁斯•艾尔沃德:在全球也要不得不为疫情做应对和准备的过程中,我曾经像其他人一样有过这样的偏见,就是对于非药物干预措施的态度是模棱两可的。很多人都会说现在没有药,现在没有任何的疫苗,所以我们只能拍拍手表示没有什么办法。而中国的做法是,既然没有药,没有疫苗,那么我们有什么就用什么,能怎样调整就怎样调整,能怎样适应就怎样适应,能怎样去拯救生命就怎样去拯救生命。中国的方法被事实证明是成功的。
中国面对病毒的应对措施有效
布鲁斯·艾尔沃德:面对一种未为人知的新型病毒,我可以说中国的这些反应和措施是空前的、是灵活的、是有前瞻性的。中国从最初采取的比较统一的方法,慢慢地转变到基于科学的以风险为导向的管理方法,更多的考虑每一个地方的实际情况,也考虑到病毒传播本身的一些特性,我觉得这种调整对现在的改变是决定性的。
武汉暴露史病例数目下降,风险就在下降
布鲁斯·艾尔沃德:当我们看到出院、治愈患者数目大于住进医院患者的数目,这就是可喜的改观。在流行病学曲线上,我们经常见到这种下降的时候,后续下降速度往往越来越快,这是有流行病学的理论来支撑的。但我们面临的是一种狡猾的病毒,也是一种前所未知的病毒,历史上并没有这样的先例,我并不能预言何时二者之间相差为零。如果几个礼拜后确诊数字下降到两位数,就能知道情况已经全面在掌控之中。我们关注的一点就是新的病例与武汉暴露史或居留旅行史相关,暴露史病例数目下降,来自于武汉的风险就在下降。
两周内新增确诊病例下降80%是切实的
布鲁斯·艾尔沃德:两周前我刚到中国的时候,每一天新报告的确诊病例大概都是两千多。当联合考察团结束考察任务的时候,昨天报告的确诊病例是416例,两周之内实现了80%的下降。这样的数据下降是切实的。数据在不断地变化,做统计也面临挑战,考察组是通过不同信息的来源,来确定这样的下降是真真切切的。实地学习和考察会看到许许多多的事实,这些事实再一次不容质疑地确认了这种真切数据的下降。
新冠病毒未发生明显变异,各年龄段人群普遍易感
梁万年:关于对新冠病毒的认识,通过对不同地点分离出的104株新冠病毒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证实同源性达99.9%,提示病毒尚未发生明显的变异。联合考察组对新冠肺炎流行病学特征有几个认识:
①人口学特征。患者平均年龄51岁,30~69岁患者占77.8%,77.5%的病例来自湖北。
②动物宿主。目前的研究表明,蝙蝠有可能是新冠病毒的宿主,穿山甲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之一。
③传播途径。目前认为,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已从一些确诊患者的粪便中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存在粪-口传播风险。新冠病毒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但在中国这不是主要的传播方式。
④家庭聚集性。从广东和四川的现场考察来看,78%~85%的聚集病例发生在家庭。
⑤密切接触者管理。在广东和四川,现场流行病学工作者几乎对所有已发现的密切接触者进行了追踪和医学观察,大约1%~5%的密切接触者实验室确诊为阳性。
⑥易感性。新冠病毒是一种新的病原体,因此,各年龄段人群均对新型冠状病毒没有免疫力,普遍容易感染。
湖北外其他省份社区传播有限,多为家庭聚集性疫情
梁万年:关于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传播动力学分以下四种:①武汉传播。自2020年1月23日起,在武汉及周边城市采取的交通管制等措施有效阻止了疫情向全国及全世界其他地区进一步扩散蔓延。②湖北除武汉外其他地区的传播。在紧邻武汉的湖北孝感、黄冈、荆州和鄂州等地,传播流行强度略低于武汉。③湖北省以外其他地区的传播。截至目前,绝大部分报告病例与湖北武汉有关,其他省份的社区传播非常有限,大部分为家庭聚集性疫情。④特殊场所和人群的传播。有聚集性疫情发生在医疗机构、监狱等特殊场所。但总的来看,不是影响传播动力学的主要因素。全国共有3000多名医务人员感染新冠肺炎病例,绝大部分医务人员感染病例来自湖北武汉。
武汉病例快速增加的势头已得到有效遏制
梁万年:总体判断武汉现在仍是中国这次疫情的一个中心地区,目前形势依然是严峻的、复杂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是疫情防控能不能取得胜利的最关键时期。现在每天的确诊病例数还有四百人左右,疑似病例数还有四五百人,意味着可能每天还有一部分的新发病人出现,这一块的疫情还没有完全被我们遏制。但是我们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武汉在早期是一个暴发流行阶段,这种病例快速增加的势头已经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