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民生重点在哪?

2020-05-26 08:45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工作带来了不小挑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

保居民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稳住了就业、保住了就业,才能够克服危机。“没有就业,没有现金流,基本民生就得不到保障。”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宁凌说。

“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着重提出的内容。政府工作报告说,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强化。财政、货币和投资等政策要聚力支持稳就业。努力稳定现有就业,积极增加新的就业,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

我国有2.9亿名农民工,其中1.7亿人外出务工。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874万人,创历史新高。对此,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做好退役军人就业保障。实行农民工在就业地平等享受就业服务政策。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就业。

在绍兴市上虞区人社局,上虞区用人企业和四川小金县务工人员进行网络专场招聘。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短期来看,以农民工为代表的低收入群体主要在直接受疫情冲击的行业从事替代性较强的弹性就业工作。他们抗风险能力较差,工资性收入将受到较大的影响。当前要积极推动低收入群体所在劳动力市场出清,尽快恢复其工资性收入来源。”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赖明勇说。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厅长梅建华说,山东实施“就选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行动,开展“线上有招”“齐鲁名企空中宣讲会”等活动。120所高校在线举办网络招聘会,参会企业4.62万家,发布职位207.08万个。

我国包括零工在内的灵活就业人员数以亿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对低收入人员实行社保费自愿缓缴政策,涉及就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取消。资助以训稳岗,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要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

保基本民生

疫情之下,部分群众生产生活面临困难。政府工作报告明确,面对困难,基本民生的底线要坚决兜牢,群众关切的事情要努力办好。

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将参保不足1年的农民工等失业人员都纳入常住地保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一系列举措,显示了国家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的决心。

为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指出要着力抓好农业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提高复种指数,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惩处违法违规侵占耕地行为,新建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压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等。

在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方面,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制,完善传染病直报和预警系统,坚持及时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信息;加大疫苗、药物和快速检测技术研发投入,增加防疫救治医疗设施;强化基层卫生防疫;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等。

4月11日,工作人员在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疫苗生产基地质量检定部门对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样品进行杂质检测。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全国人大代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疾病医院院长庹必光说:“今年的疫情提醒我们,应重视提升基层全科医生、乡村和社区医疗卫生的服务能力,加强社区医生和村医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健康促进与宣传教育所副所长何琳认为,应从稳定疾控人才队伍、提升基层医疗防控水平、加大国民健康教育三方面筑牢国家公共卫生服务“网底”。

保基层运转

基层稳则事业兴。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呈下降态势;而疫情防控、援企助困都需要真金白银。减“收”增“支”之间,一些地方基层财政收支形势较为严峻,基层运转面临挑战。

保基层运转,关键要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上述2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决不允许截留挪用。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重点领域支出要切实保障,一般性支出要坚决压减。

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六盘水盘州市淤泥乡岩博村联村党委书记余留芬认为,疫情期间保基层运转,还需把眼光放得更远:“针对疫情暴露的短板,加大和完善边远山区基础设施建设。”

“要加快为基层减压赋权。”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政策室主任张本波建议:一方面,建立责任清单,厘清不同层级、部门之间的职责边界,为基层减压提供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制定赋权清单,推动更多社会资源、管理权限和民生服务下沉到基层,保障更多人力、物力、财力投放到基层。

来源:《半月谈》2020年第10期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210/202005/5c2e93b01b293433dafd8d5df37ae1a0.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