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皮肤镜下被“活捉”放大的蜱虫虫体正“活蹦乱跳”的爬行,53岁男子郑斌仍觉得后怕。
原来,定居武汉的郑斌今年因为疫情的影响,清明节没能回安徽老家给逝去的母亲扫墓。直到三天前,他才携家人回乡祭拜,因母亲的墓地在大别山区,需步行穿过层层灌木丛才能到达。途中,一家人走得大汗淋漓,郑斌曾卷起裤腿和T恤,露出肚皮和四肢散热。晚上回到住处冲凉时,他意外发现右下腹部冒出一个黑棕色斑点,因不痛不痒,当时也没太在意。
返汉两天后,郑斌发现黑棕色斑点周边的皮肤竟出现了小面积红肿,触摸时有痛感。警觉之下他赶紧上网查询,意识到自己可能被蜱虫咬了,肚子上的那个黑点很像虫子。顿时,冷汗直冒的他赶紧用手抠拉,结果适得其反,红肿面积进一步增大,吓坏的郑斌这才赶紧来到附近的长江航运总医院·武汉脑科医院皮肤科门诊寻求诊治。
经检查,郑先生右下腹的异物正是一只活的蜱虫。其早期出现的皮肤红肿正是被蜱虫叮咬后形成的皮疹表现,接诊医师湛世萍介绍,蜱虫是一种体外寄生虫,吸血时会将口器牢牢固定在宿主皮肤上,因体型微小,又与痣、疣等皮肤组织相似,因此,通常能长时间隐蔽在宿主体内“偷取”血液而不被察觉。同时,蜱虫在吸血的过程中,很容易传播各种病原微生物,例如布尼亚病毒,从而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产生发热、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损害等一系列严重后果。
蜱虫咬伤易致病,但叮咬后不当处置方式则会令病情雪上加霜。湛世萍指出,此时,千万不要立刻打死虫子,或用手强行拔除,这样会刺激蜱头钻进皮肤深处,使得其倒勾嵌入皮肤,反而越拉越紧;或刺激虫子分泌大量唾液、释放更多病原体,造成皮肤撕伤、口器折断遗留于皮肤内,继发或增加感染患病风险。
目前,因较长时间叮咬及暴力拔除,郑斌的伤口已形成局部炎症扩大,所幸皮肤镜检查下,发现蜱虫口器完整,并无折断。湛世萍立即将药物作用在蜱虫头部,将其麻醉后,用镊子精准夹住虫尾轻轻拉出,确保无残留,再将伤口彻底消毒。看见约2毫米的蜱虫被完整取出,郑斌悬着的心才得以放下。
入夏又到蜱虫活跃季节,湛世萍醒大家提防咬伤,重在预防。日常生活中应注重家中的卫生死角,常清洗晾晒,防止寄生物滋生。可通过定期使用杀虫剂消灭家畜和畜舍中的蜱虫,进入林区或野外活动、工作时,尤其要加强防护,着长袖衣衫,并扎紧腰带、袖口、裤腿,颈部系上毛巾,避免肢体暴露。她特别指出,有野外活动史或疑似蜱虫叮咬史者,一旦出现发热、局部红肿、异物凸起等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及早至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来源:湖北之声记者 罗冰 通讯员 周珊
编辑:谢梓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