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并在世界范围内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巨大灾难。同时,它又像是一面“照妖镜”,照出了人性的光辉与丑恶,也照出了政党政府的责任担当或推卸逃避。
在这场疫情中,东西方民众对待疫情管控的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以中、韩为代表的东亚各国充分体现了自律、奉献和集体主义精神。而美西方民众则在一些政客的怂恿下,似乎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价值观。就像有文章分析指出的:为什么美国人不愿戴口罩?没有确诊的美国民众以为新冠肺炎与己无关而恣意妄为,治愈出院的自认为有了免疫力更加无所顾忌,只有躺进ICU病房上了呼吸机的人才悔不当初。
如果说疫情面前个体对“自由”的坚持是盲目乐观,那么作为执政者管理者对其听之任之,甚至推波助澜,则是严重的失职,是对生命的漠视和亵渎。保障居民的基本生存权,是写进任何一个国家宪法的政府基本责任和应尽义务。在疫情面前,没有比救治病患、拯救生命更崇高更重要的事。只有保证人活着,一切价值诉求才有意义。生命不存在了,所谓“自由”,所谓“权利”又何以凭倚?
面对这场疫情,中国政府坚决奉行“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原则,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从紧急调集全国优质医疗资源和医护力量支援武汉、支援湖北,到对新冠病毒感染者治疗费用由医保报销实施全免,无论城乡、贫富、老幼,皆以举国之力,不计成本,不惜代价,尽最大努力救治病患,挽救生命,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国家与人民政府护佑生命的人性光辉。
正因为如此,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中国就实现了全国绝大多数省份本地确诊病例和新增病例“双清零”,7700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治愈率达94%。与美西方一些国家放弃对老年人的救治相比,中国单是湖北治愈出院的80岁以上高龄患者就有3600多名,救治成功率接近70%,其中年纪最长者108岁。正是在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坚强领导、高效组织下,在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才迅速扭转了疫情快速蔓延的严峻局面,取得了抗击疫情的重大战略成果,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奇迹”,在全球率先按下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启键”。
反观美国,在这场疫情中,美国政府和政客们则始终以维护资本利益、经济利益为重,把疫情防控和民众生命安全置于党派利益和选举政治之下,在疫情防控战略上一步错,步步错,昏招频出,乱象横生。几个月过去,美国凭借“最先进的医疗设备、最高超的医疗技术和最完备的医疗体系”,“确保了”新冠肺炎患者确诊率、病亡率居高不下,兑现了“美国第一”,把疫情应对变成了一场“彻底混乱的灾难”。
在中国抗击疫情最困难的阶段,美国一些政客选择夸夸其谈、隔岸观火,空头支票满天飞,口惠而实不至。疫情在美国蔓延初期,尽管有中国付出巨大代价赢得的宝贵抗疫经验,但为了经济数据好看,为了选举利益,美国政府更重视控制信息传播,对防止病毒传播不仅没有采取更多实质行动,反而一再释放乐观情绪,刻意淡化病毒严重性,致使美国人民对新冠病毒掉以轻心。
疫情在美国大暴发后,美国一些政客又进退失据,不思亡羊补牢,积极采取措施应对疫情,救治病患,反而相互攻讦、推诿责任,甚至无端向世卫组织和中国疯狂“甩锅”,诋毁中国行之有效的防疫措施,炮制发布各种自相矛盾屡屡自己打脸的涉华谣言谎言,甚至不顾美国各州防疫物资紧缺、医疗人员和普通民众得不到必要保护的实际,以遏制中国为重,对进口产自中国的医疗物资设置重重障碍。同时,美国还置世界各国人民生命安危于不顾,质疑和胁迫世卫组织的抗疫行动,破坏国际抗疫合作和他国抗疫行动。在美国一些政客的不作为、乱作为下,也就难免会出现疫情发布会变成政客们造谣传谣和发表反科学反人类言论的个人秀场,政府部门官员为选边站队而带头拒戴口罩,医院人满为患,方舱医院却关门大吉,护理人员也被迫休假离岗,地方医院申请防护用品却只领到裹尸袋等咄咄怪事。
正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援引美国共和党众议员特里·霍林斯沃思的话所说,“美国政府的立场是这样的:如果让我们在美国式的生活方式和美国人身家性命之间选择,我们一定选择丢掉后者。与其坚持隔离政策而导致经济崩溃,不如尽早解除限制,以刺激经济增长。尽管这样会加剧病毒的传播,导致更多的美国人死去,但这也是相对而言负面影响较小的选择。让更多的美国人死于新冠病毒,是为了我们的选民(手中的选票)。”在美国政府和政客眼里,经济利益和选票才是最重要的,而在疫情中逝去的生命只是在他们的“脱口秀”一样的拙劣表演中不断累加的冷冰冰的数字而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一个有责任担当、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政党和政府是人民之幸,也必将赢得人民的坚定支持和衷心爱戴,拥有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一个以小集团利益、个体私利为重,漠视生命的政党和政府是人民之祸,也必将遭到世人的唾弃和历史的谴责。
来源:中国军网微信作者:武吉云(作者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
编辑:谢梓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