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回家抗洪去!

2020-07-17 09:23  

这几天

记者在黄梅县团洲圩的民堤上寻访,

看到的

几乎清一色的老人兵和妇女兵。

如果大家还记得

前两天我们记录过的

两位边洲村的“定海神针”,

他们也都是年逾古稀的老人。

而14日上午,

当我们再次来到

边洲村至杨泗庙村堤段时,

惊讶地发现防汛大军中,

增加了一些跑得更快,

力气更大的青年兵。

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陈新良和梅平锋

暑假刚开始,在杭州做服装生意的陈新良开车回家,准备接儿子去杭州玩玩。谁知到家当天晚上,子堤就发生了小溃口,后来几天内水位急剧上涨,陈新良急了,决定改变计划,留在家里抗洪。这几天跟乡亲们在堤上查汛情、扛沙袋、晚上就睡在车上。在堤上干了七八天,肤色明显深了一个色号。多年不做一线工作的陈新良,扛起沙包来“还很是那回事”。

陈新良:“这不用多说,杭州什么事都要丢开,保家护院、义不容辞!”

梅平锋、陈新良接受记者采访

梅平锋,离家25年了,通过媒体看到家乡的洪水,心急如焚。

梅平锋:“老家外出的年轻人比较多,剩下的多是留守的老人、孩子,怎么能做得动那么多体力活?我们书记也在微信群里号召大家回来帮忙。我作为黄梅的孩子,应该回来出一份力。什么都不考虑,第一时间就回来。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等我老了还要回来的!”

就连陈新良正在读大三的儿子陈强,也深受村里叔叔伯伯们的影响,约着因疫情没有返校的同学一起上堤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儿。

陈强:“爸爸和叔叔他们给我做了榜样,我也要奉献一份力量。本来疫情就已经让我们这里遭了大罪,现在又来洪水。真希望这次汛情不会再给家乡带来更大的损失。希望我的家乡能挺过来!”

记者采访陈强

陈金良书记接受记者采访

两个老板口中的书记,就是上图中的陈金良,新开镇团洲圩杨泗庙村村支部书记。第一次在堤上见到陈书记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黝黑的皮肤和沙哑的嗓音。在这几天采访村民的过程中,愈发发现陈书记是一个自带引力的村干部。光留在村里的人信服他算什么?就算是在远隔千里的江浙沪、北上广早已扎根,事业有成,也因为书记的一声号召,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陈金良:“杨泗庙村有7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是2138人,面积是2600多亩,负责江堤全长大概是1000米,现在在家以老年人妇女为主,青年都出去打工,7月5日水到了设防水位以后,村里就搭了两个哨棚,水位每天都是以40-50公分的高度上涨,实在没有办法就把图片发群里,号召回来抗洪。”

每天在堤上巡查除险的有50个人,一天24小时,时刻有人在。别人可以换班,书记却不下火线,在哨棚里支一张简易床,一天能合眼2-3个钟头就不错了。有天晚上一夜未眠,中午的时候坐着睡着了,手机掉在地上把自己给吓醒了。

陈金良巡堤

家乡有所呼,游子有所应。村支书在微信群里的几张照片,让在外闯荡的杨泗庙的孩子们踏上了回乡抗洪的征程。和黄梅邻近的江西江洲也是因为一封公开信召回了三千游子回乡。这样和谐的画面,构成了2020年抗洪抢险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对于家乡,中国人有一种特别的情怀。这既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感情,更有“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期待。家乡有难,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既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热爱。游子回乡抗洪是小人物演绎出的大情怀。我们需要这样的守望相助,需要这样的义无反顾。

团洲圩杨泗庙村加高的防汛堤

来源 湖北之声

编辑 毛紫叶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008/202007/e7b8d069e4fc4fc203071549e85f36e1.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