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斗,服务全球。7月31日上午10时30分,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这意味着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开启了高质量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崭新篇章。中国的“北斗”,也将成为世界的“北斗”。
外媒聚焦北斗组网完成:
为全球提供更优服务
中国北斗,闪耀苍穹,引发全球外媒关注。美国《太空新闻》网站指出,北斗是一项重要的太空基础设施,将给中国带来民用、商业和军事领域的诸多好处。俄罗斯塔斯社报道了北斗系统的发展历程。报道介绍说,自2000年以来,中国一直在创建自己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目前,中国已经开发了其导航系统的三代卫星,可为全球提供精确的定位服务。
美联社的文章称,北斗最后一颗卫星组网成功,标志着中国在航天大国的发展道路上更进了一步。英国广播公司评论称,北斗最后一颗卫星进入预定轨道,让中国作为主要空间力量向前迈进了一步。法新社援引美国天文学家乔纳森·麦克道尔的话说,北斗三号系统投入运行是一个大事件,这表明中国拥有了独立于美国和欧洲的导航系统。
日本《朝日新闻》在报道中说,中国将北斗系统定位为新一代技术的关键,除了向汽车、船舶和智能手机等用户提供位置和速度等信息外,还具备通过卫星收发文字信息的功能,将在经济、军事和防灾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美国《太空新闻》网站在报道中说,北斗是一项重要的太空基础设施,将在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水文监测、气象测报、救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广泛应用。
英国《每日电讯报》援引专家观点说,在亚太地区,北斗系统使用三种轨道卫星,能有效避免城市和森林等地面遮挡物造成的信号干扰。不少外媒关注到,“高大上”的北斗导航系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更多便利。《日本经济新闻》注意到,中国国内销售的智能手机70%以上可以接收北斗信号,今后中国还将推进北斗与5G和物联网的融合。法国《费加罗报》也指出,北斗导航系统现已服务于中国的智能手机、出租车、公共交通及私家车。日本《读卖新闻》指出,中国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北斗系统的相关产品,其中大部分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日本《朝日新闻》还称,全世界一半以上国家都开始使用北斗系统,北斗系统的产品已在东盟、南亚、东欧、西亚、非洲等地得到成功应用。
美国彭博社报道指出,北斗是首个具有内置电信功能的卫星导航系统,全球售出的大多数智能手机芯片都将与北斗兼容。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称,巴基斯坦是中国以外第一个使用北斗导航系统的国家。在北斗导航系统的帮助下,巴基斯坦以更低成本和更高效率进行地理测量、土地管理和港口调度等工作。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表示,看好中国北斗与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的合作前景。在远东、中东、东非乃至整个非洲都需要中国北斗导航系统提供的服务。法国国际新闻频道“法兰西24”指出,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使中国实现了“太空丝绸之路”。
长江评论
嘉宾介绍:刘杨
中国信科集团通信行业分析师
长江新闻号:中国北斗正式登上世界舞台,引发外媒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你认为,他们为何如此关注中国北斗?
刘杨:从大的战略的角度来看,卫星导航系统并不是发射几十颗卫星在空间轨道上运行、然后天上地上收发一下信号那么简单。它的背后其实代表了一个国家的高新技术的实力和综合国力。因为卫星定位导航技术它是一种军民两用技术,因此还事关一个国家的信息安全和国防安全,甚至战略安全。上世纪90年代,海湾战争为什么能出现一边倒的结果,就是以GPS精确定位制导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发挥了决定胜负的作用。所以,我们说北斗导航系统的建成,意味着我们又掌握了一样“ 大国重器”,一点都不为过。
第二点从国民经济的角度来看,北斗导航系统的开通,可以说是激活了一个全新的产业链。欧洲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十年之内,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市场将比2019年翻一倍不止,将会达到3700亿美元,而中国正是这个产业链中,增长最快的市场。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有将近140个国家与北斗系统签下了合作协议。
另外,北斗的建成,我认为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注点。大家都知道,目前我国正受到霸权主义国家的技术和市场的双重封锁,我们的5G技术正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受到排挤和打压。但是,从北斗系统的建设历程来看,今天的成功,也是一步一个脚印,在技术强国的封锁和压制下完成逆袭的。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北斗可以说是中国高科技领域自主发展和创新的一大典范项目,给所有中国人增添了发展战略上的底气。
长江新闻号:目前,北斗导航的相关产品,已出口到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你看来,北斗导航系统建成之后,将为世界其他国家带来哪些便利?
刘杨:2019年,缅甸政府就采购了上千套北斗海上终端设备。我们知道,在海上是很难建设基站和传输手机信号的,那么有了这些船载的北斗卫星导航终端设备,就可以利用卫星给当地的海事和渔业部门提供海上导航、船舶位置信息和航行轨迹等等这些服务。另外在基建领域,我们的北斗系统也帮助到了像科威特这样的中东国家,以及乌干达这样的东非国家。利用北斗的这种高精度测量和定位的技术手段,可以为当地的建筑施工还有国土测绘工程提供一些便利的服务。
另外还有一点也是比较重要。大范围的降雨导致的洪水、塌方、泥石流以及地震海啸这些自然灾害。应对这些情况就需要长时间的广泛监测,这个时候北斗系统就可以发挥它的作用。因为北斗的监测精度能够达到厘米级,它可以对水位的变化,对地面位置的移动可以做到非常的敏感,而且能够做到即时上报。所以在防灾抗灾中,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如今,北斗的建成我们同样秉持的是开放的态度,就如同中国积极参与的全球抗疫合作和新冠疫苗的研发一样,要和世界各国进行开放合作和信息共享,与全球共享中国的科技成果。用实际行动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我们新的担当。
长江新闻号:除了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以外,全球还有三套导航系统,分别的美国的GPS、欧洲的伽利略、俄罗斯的格洛纳斯。那么和这些导航系统相比,中国的北斗导航有何不同?我们的优势在哪里呢?
刘杨:首先我认为,我们的北斗系统是“投资小、见效快”。美国的GPS是全球第一个投入使用的卫星导航系统,但是美国在GPS建设上先后投入了近300亿美元的资金。相比之下,中国北斗系统的开发成本还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技术先进性却一点都不逊色。
另外一点就是,伴随着北斗的全面组网应用,它的覆盖面、信号精度和强度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几年前,在南太平洋和南印度洋的广袤海域里进行过卫星导航信号的测试,那个时候北斗卫星只能搜到4颗。但到了今年,无论是往北到俄罗斯,还是往南到澳大利亚,卫星信号的测试结果是能搜到至少10颗北斗卫星,明显超过伽利略系统的5颗和格洛纳斯的7颗,信号强度有充足的保证。更值得注意的是,欧洲的伽利略系统在2019年7月发生过严重的系统级故障,造成全面中断服务的时间超过140个小时,暴露了非常严重的缺陷。而且我们知道,美国的GPS系统因为它的卫星寿命的原因,目前已经在不断地进行淘汰和替换。那么北斗导航系统由于具备了这种后发优势,在卫星本身的设计上就注意了它的耐用性和可靠性,卫星的寿命已经达到了10到12年。而且我们的北斗导航系统有独特的地基增强系统,无论是在高楼林立的城市还是在森林覆盖的山区,在其他卫星系统都不能定位的情况下我们的北斗依然能“坚守岗位”。
第三点,我认为北斗系统的安全性也是一大重要的优势。我们知道,美国的GPS系统是由美国国防部研制和维护的核心机密都掌握在美国军方手中。他们可以根据需要迅速地关闭掉特定地理位置的导航信号,那么一旦美国关闭了GPS系统的服务,其他国家的战略安全就无从谈起。由此可见,卫星导航这样的核心技术只有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保证安全。这方面北斗系统是有着明显优势的。它的核心部件已经实现了100%的国产化,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会受制于任何人。
来源:长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