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北大考古女孩给我们的温柔棒喝

2020-08-09 11:26  

湖南女孩钟芳蓉以文科676分的成绩报考北大考古专业,有人不解,有人盛赞,有人不屑,有人宠之,震动了大半个考古界,女孩崇拜的考古界权威樊锦诗教授专门写信鼓励她“静心读书”,希望社会不要再打扰她。这件事说明,贫困限制不了一个人的想象力,思想的贫困才会。阶层固化不了一个人的身份,思维的僵化才会。很多人折腾一辈子才能明白、甚至始终都明白不了的道理、跳不出的固化囚笼,而钟同学如此早就明白和跳出来了,让人羡慕。报自己喜欢的专业,而不是别人眼中赚钱、好就业的专业,这个让很多人“意外”的选择,恰恰在回归常识中碾压了那些被庸常成功经验所囚禁的人,给了这些人一记棒喝。

留守女孩,寒门学子,穷人家孩子,赚钱的专业,好就业的专业,冷门专业——每一个标签,其实都是一个囚笼,打着世俗偏见的烙印,限制着人的想象力:留守的,就会如何;寒门出身,就应该怎样;哪个专业赚钱,哪个专业没前途,哪个专业好找工作,寒门学子该报什么专业,有钱人该报什么专业。带着对寒门、考古还有所谓“热门专业”的狭隘认知,一些被贫困想象力扼杀的人,以过来人成功经验的名义,扼杀着下一个人的想象,形成社会中平均且平庸的套中人格。

正是这种庸常成功经验对自由想象的扼杀,使人们对成功的想象是那么的单一。有闲阶层曾编出一个段子,对陕北“放羊娃”死循环般的单一追求充满同情: “你每天干什么?”“放羊。”“放羊为了什么?”“挣钱。”“挣了钱呢?”“娶媳妇。”“娶了媳妇呢?”“生娃。”“生了娃,让他干什么?”“放羊。”贫困限制了穷人的生活想象力,在放羊与生娃中重复,可那些貌似生活在开放环境中的人又如何呢?有人以戏仿的方式编出另一个单一的人生循环:考北大清华→努力学习→北上广找工作→挣钱→买房娶媳妇→生娃→考北大清华。这个版本的单一梦想,见证了另一种贫困,思想封闭、思维僵化、缺乏热爱和自主追求所带来的梦想贫困。

正如放羊娃的追求中没有梦想、兴趣和喜爱的位置一样,“考名牌→赚大钱→生娃考名牌”的死循环中,一样没有梦想和热爱的位置,两者相比,只不过是一种“低级贫困”与一种“高级贫困”的区别。同情着前现代放羊娃的现代人,不过在另一种较高的物质层面上重复着“都市放羊”的生活: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过着没有热爱的生活,做着他人眼中的成功样子,红红火火浑浑噩噩,终其一生碌碌无为。

谢谢小钟同学,她不一样的选择,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主见的灵魂追逐自己热爱之事业的自由模样。当然,考古未必是其真热爱的事业,人在每个阶段的想法不一样,也许历尽千帆之后她又发现了新的热爱,但她起码在这个重要阶段敢于自主地作出判断,敢于在价值排序中把兴趣和热爱放在比世俗所认为的赚钱、就业、身份地位更高的位置。特别是在高考择业这个重要的人生关口,特别是她还背负着他人眼中的“留守”和“寒门”标签,这种选择更了不起。被单一梦想和当下利益锚定的鸟们,被物欲和浅见囚禁的鸟们,就不要用你被囚禁的“安稳”,去嘲笑飞鸟的自由了。

什么专业赚钱,什么专业好就业,什么专业更有前途,这种以专业为中心的衡量标准,本身就是一种主体错置的误区。决定一个人前途的,永远是作为主体的人的努力,而不是某种专业身份,人始终处于决定性的中心和主体位置。没有什么专业带着必然赚钱的基因,也没有哪个专业可以保证你必然找到好工作。没有不行的专业,只有不行的人,所谓热门和赚钱,只是一种世俗的成功学意识形态在一个短时段的数据统计中制造的幻象,这种统计中根本看不到人,忽略了个体的努力及个体的巨大差异。人是自己的努力所定义的,而不是“专业”所定义的,人不是专业的工具。计算机和金融专业里,一堆退学的人,一堆在游戏中成为废才的人,也有一堆找不到工作的人,专业应该背这锅吗?

我一向认为,在大学里,以兴趣为导向的人的饱满和完整发展,比专业重要多了。卢梭在《爱弥尔》中说,在使爱弥尔成为一名军人、教士或行政官员之前,他先要使他成为一个人。约翰·斯图亚特·密尔也声称,人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商人、企业主或专家。因此,让教育使他们成为有能力、有理智的人,他们以后在社会中所担当的角色会满足他们自己。倘若你把他们培养成有能力的、明智的人,他们就会成为有能力的、明智的律师或医生。

所以,每当有学生让我推荐专业或者阅读书目时,我都会跟他们说,本科阶段(尤其是文科)最好选一个不需要对应着一个明确工作岗位的专业,读一些不是以找工作、考试、赚钱为目的的书,掌握无功利的、跨专业、整体的知识,在文史哲通识熏陶中成为一个知识金字塔基宽厚的人,在兴趣和好奇心的驱动下打开一个开阔的世界,而不是一开始就把自己关在一个狭窄而自闭的专业牢笼里。当你有了这种宽厚的积淀,成为一个饱满而明智的人,加上一定的职业训练,就会成为饱满而明智的法律人、新闻人、学术人。

今天热门的专业,4年后可能就是冷门了,今天在统计数字上赚钱的专业,4年后可能就不行了。专业的“冷热”不断在变,而对人才的判断标准不会变。热爱一个专业,那就果断去选择吧,没什么比这个更重要了,热爱是成就一个人最好的内驱力,在热爱中打开一个知识世界,在热爱中让自己思想明智人格健全。工作机会,体面生活,财务保障,是一个人努力的自然结果。牺牲自己的热爱,寄望于他者导向的专业的“热门性”和“赚钱性”为自己未来保底,是舍本逐末。大学4年都盯着一份工作,在找工作的焦虑中学习,培养出来的可能只是一个永远处于知识更迭焦虑中、可被替代的人手(而非一个行业的“人才”和“人物”)。带着热爱去追求,初心有处安放,可以走得更高,更远。

我相信聪明如钟同学一定明白,非以找工作和赚钱来衡量,以后北大考古毕业,如果找不到工作养不活自己,她绝不会怪到北大和考古身上,那只能怪自己不够努力。珍惜自己的热爱,让它在自己生命中有安放之处,至于工作、财务、生计,那是努力的自然结果。钟同学这记颠覆庸常选择的思想闷棍,在这个充满茫然、诱惑、随机的考后择业季,但愿能让那些习惯他者导向中的人多一点思考。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熊文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