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丨“爱国三问”

2021-01-17 07:25  

你是中国人吗?

你爱中国吗?

你愿意中国好吗?

八十多年前,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提出振聋发聩的“爱国三问”,在风雨飘摇的旧中国,种下自强图存的新希望。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南开大学考察时讲到,这既是历史之问,也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

渤海之滨,白河之津,汲汲骎骎,月异日新。彼时的南开,在硝烟岁月中,是怎样愈益奋进、越难越开?今日的我们,要如何传承这份沉甸甸的“爱国三问”,将爱国情怀书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本期《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与您一同走进南开,走入这片历史的天空。

八十多年前,面对内忧外患的局势和积贫积弱的国家,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在1935年9月的开学典礼上,提出振聋发聩的“爱国三问”,点燃师生的爱国斗志。在风雨飘摇的旧中国,南开种下自强图存的新希望。

甲午一役,清廷战败,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英国趁此强租威海卫。当时,正在北洋水师服务的张伯苓,在威海看到日本太阳旗降下、清朝黄龙旗升起,仅过一日就改悬英国米字旗。目睹“国帜三易”,张伯苓深受刺激,怀揣“痛矫时弊,育才救国”的梦想,和爱国教育家严修共同创办南开。

1919年9月,南开大学正式成立。关于南开大学的定位,老校长张伯苓曾定下宗旨:“吾人为新南开所抱定之志愿,不外‘知中国’‘服务中国’二语。”

在1934年第十八届华北运动会开幕式上,数百名南开学生用紫、白两色小旗组成“勿忘国耻”“收复失地”等标语,令现场日本官员气急败坏。事后,日方要求南开严格管教学生,张伯苓校长对学生们说,你们讨厌!你们讨厌得好!下次还要这么讨厌!要更巧妙地讨厌!

1937年7月,南开大学校园遭到日军轮番轰炸和纵火焚烧,校园建筑仅存一座思源堂,美丽的南开园沦为一片废墟。面对日军野蛮行径,张伯苓说,敌人此次轰炸南开,被毁者为南开之物质,而南开之精神,将因此挫折,而愈益奋励。抗日炮火中,北大、清华、南开师生同赴国难、举迁昆明,合组西南联大,谱写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光辉篇章。

和平年代,南开以百年校史陶铸爱国情怀,以课堂教学塑造爱国认同,迄今已有200余名研究生志愿者赴西部支教;每年数千名学生深入基层,宣讲新时代新思想、以专业知识服务当地发展,将爱国情怀书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新时代新征程,南开人将矢志爱国奋斗,将“爱国三问”一代一代问下去、答下去,续写新的辉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历史贡献。

来源:新华社

编辑:毛紫叶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008/202101/0c631a6e3651122e9707fae4dd340c8d.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