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6点,7岁的山东女孩琪琪便早早起床外出跑步。
这样的生活,她已经度过了近一个月的时间。而背后的原因却远比自律更为感人——只有这样,自己的姐姐才有活下来的希望。
去年六一儿童节,琪琪的姐姐芷涵被确诊为“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这种疾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骨髓移植。
经过医院配型,妈妈于晓燕和爸爸的匹配度只有5个点,而二女儿琪琪和姐姐则是十个点完全相合,是最理想的捐献者。
为了给10岁的大女儿看病,今年春节结束后,于晓燕一家就从老家聊城来到了济南。此前的检查结果虽然显示琪琪的身体条件达到了捐献要求,但她年龄小,体型又偏瘦,只有40斤。于晓燕告诉记者,医生建议琪琪可以进行锻炼增强体质,这样对两个孩子都有好处。
从此之后,于晓燕就开始带着二女儿跑步。上午两三个小时,下午两三个小时,最多的一天琪琪跑了十公里。跑累了,母女俩就在路边歇一会儿,然后再接着跑。
于晓燕背着女儿回家。受访者供图。
于晓燕的朋友圈里,记录着女儿跑步的点滴。有时候是天刚蒙蒙亮的清晨,有时候是华灯初上的傍晚,马路上、小湖边、公园里,都留下了琪琪奋力奔跑的身影。她说:“跑得多,才能救姐姐。”有时候太累了,琪琪会在回家路上趴到妈妈背上,沉沉地睡过去。
回到家以后,姐姐看妹妹跑的满头大汗也很心疼,她会拉着妹妹给妹妹讲故事。而琪琪看到生病躺在床上的姐姐,也会安慰姐姐:“我们一起努力!”
对于捐献骨髓,琪琪并没有太多的概念。在配型结果出来以后,于晓燕问她:“你要不要救姐姐?”“为什么要救姐姐?”“姐姐生病了,只有你能救她。”“我要救姐姐,不救,姐姐就没了。”琪琪懂事的回答令于晓燕感到既欣慰又心碎。
她告诉琪琪,捐骨髓就像抽血一样,“但其实置管是很疼的,要在大动脉上插管。但实在是没办法,孩子太小了,想到哪个(受苦)我心里头都难受。”只要说到孩子们,于晓燕就在电话里控制不住哽咽抽泣。
琪琪和姐姐一起学习。受访者供图。
大女儿生病之前,于晓燕一家生活的不算富裕,但也是其乐融融。他们一家生活在聊城的农村,家里有三个可爱的女儿,最小的才一岁半,平时只有丈夫外出打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去年小女儿七八个月的时候,于晓燕准备在家附近打个零工,但还没来得及上班,大女儿就病倒了。
刚开始,大女儿只是吃药治疗,但后来病情恶化,只能进行骨髓移植。来到济南后,于晓燕都不敢给家里打一个电话。她担心小女儿听到她的声音哭闹,也担心琪琪和姐姐听到妹妹的声音要吵着回家。
3月1号是芷涵学校开学的日子,她坐在病床上向家的方向眺望:“妈妈,我想上学,想老师和同学们了。”孩子的话再一次戳痛了于晓燕的心窝。不知道有多少个夜晚,于晓燕都躺在床上彻夜难眠:“如果可以交换,我情愿生病的是我。我情愿为女儿抗下所有的痛苦。”
生病的大女儿望着窗外。受访者供图。
让于晓燕感到欣慰的是,孩子们年龄虽小,却都很懂事。琪琪为了救姐姐努力锻炼身体,而姐姐面对病魔也很坚强:“大女儿是个乐天派,她总是说,妈妈你怎么又哭了,我没事,你放心吧。”
正在跑步的琪琪。受访者供图。
9号早上陪着琪琪跑完步后,于晓燕又带着女儿去医院复查身体。大女儿血常规的检查结果还不错。3月16号,她还要再做一次检查。如果一切顺利,她很快就可以进入移植仓。而二女儿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身体素质也得到了加强,一切都向着积极的方面发展。
于晓燕打算最近先让琪琪回老家上学,为了姐姐的病,老二的学业也耽搁了一段时间。但等姐姐化疗之后,琪琪还需要来济南给姐姐捐骨髓。等待她们姐俩的,又将是一次艰辛的考验。
但正如于晓燕在朋友圈写下的一句话那样:“妈妈为你骄傲,希望你们姐妹俩长大永远不忘记今天,永远相爱。”共同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相信再不会艰难困苦能难倒这个坚韧的家庭。
祝福琪琪,祝福芷涵。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熊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