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炒鞋”,简单来说就是把鞋买回来,不穿,等到价格上涨时再卖出。一些产量少的爆款运动鞋,一转手就能卖高价。近日,“炒鞋”这个词又成了微博等社交平台上的热词,而这次的对象,是李宁、安踏等国货,有的“鞋价”甚至暴涨31倍。
“炒鞋”这个词在前几年就已经火过一阵了。甚至,“中年人炒股,95后炒鞋”的说法早就不胫而走。不过,当买国产走向“炒”国产,这背后与爱国的关系不大,而更多只是赤裸裸的投机冲动。
关于“炒鞋”的风险,过去公共讨论已经普及过不少。在一定程度上,它和炒黄金、炒烟酒似乎并没有什么本质不同。但是,要提醒的一点是,相对于其他产品,球鞋的工艺和生产门槛都相对更低,其市场的稳定性或许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一双参考发售价仅1499元的球鞋,被生生炒到48889元,溢价高达31倍,只能说涨幅有多大,泡沫就有多大。它们到底由谁来接盘?这是那些跟风炒鞋的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过往经验表明,一旦某个市场过火,往往暗流涌动,成为各路投机者的狂欢。比如,前不久媒体就报道,江苏扬州的小张花8万多元买了24双热门款的鞋子,却发现被人坑了。其高价买来的假鞋背后,实际是一个专门从事销售假鞋的销售网络。而去年6月,中消协发布的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也显示,在一些知名的炒鞋平台上,假冒伪劣现象非常突出。
由此看来,部分球鞋被炒起来之后,会不会反而进一步刺激制假产业的闻风而动,又会不会出现更多被“骗”的“小张”,恐怕不是一件杞人忧天的事。这一点,不仅炒鞋者要“心里有数”,相关监管部门或也有必要给予针对性关注。
炒鞋现象在全球的兴起,最初其实是离不开一些资本和企业的推波助澜。但是,生产企业和商家都要有理性认知,避免跟风在产品设计和销售上为“炒鞋”现象火上浇油。毕竟,没有一个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是靠“炒”出来的。对于仍需提升品牌力和质量的任何鞋企来说,继续好好做鞋,不负大众消费者的支持,这才是王道。
早在2019年,针对国内的“炒鞋”热,相关金融监管部门就发文提醒,炒鞋平台实为击鼓传花式资本游戏,要警惕“炒鞋”热潮防范金融风险。此轮国产球鞋的市场热度到底能够持续多久还需要观察。但是,一旦走向“炒”的程度,就必定需要警惕其中的风险。每个人都应该明白,炒鞋的风险并无国别之分。当这波潮鞋行情转向,此前那波“炒鞋”玩家,还好吗?
来源 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