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自网络
“临期食品”走红了。
标价169元一箱的气泡水99元能买两箱,白咖啡30元可以买4盒,原价90元的黑巧克力实售33元……一段时间以来,不少临期食品折扣店生意火爆,不少网友感慨:买得根本停不下来!
与过期食品不同,尚且在可使用范围内的临近保质期食品常常让商家和消费者觉得“弃之可惜”。最近,某品牌面包店就因大量销毁当日生产的面包而登上热搜榜。这些明明可以食用的面包却直接进入了垃圾箱,让许多网民直呼心痛。而对商家和社会来讲,投入生产却又卖不出,无疑造成资源浪费。
新近颁布的《反食品浪费法》中特别提到,食品经营者应当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分类管理,作特别标示或者集中陈列出售。这也被许多商家视作临期食品运转经营有规可依。对于消费者而言,买临期食品可以“花更少的钱买原价更高的商品”,也是一件极具性价比的好事。在某社交网站上,“我爱临期食品”小组成员高达3万多人,小组标签写着:用打折的价格,吃到不打折的美味。
从这个意义上讲,盘活临期食品可以激活“沉睡”存量,不失为一种避免浪费的有益尝试。商家和消费者的“你情我愿”一直都在,只是缺少架起连结双方的桥梁。而互联网、物流业的高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快速进步,无疑为临期食品的统计、管理、分类、监测和销售创造了顺畅的途径。2020年,我国零售食品行业总规模接近3万亿元,按照每年1%的库存沉淀计算,临期食品的市场规模至少有数百亿元。如果能让原本被浪费掉的“临期”资源重新发挥作用,将为整个社会释放出不少消费潜力。毕竟,中国的消费市场足够庞大,有着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有人追求精致生活,也有人偏爱高性价比。只要做好精准对接,就能让买卖双方皆大欢喜。
不过,作为一个新生的消费现象,“临期食品成热门生意”背后的卖点与痛点都值得关注。比如,有商家并不规范标明原价,打折打得名不副实。再者,“临期”虽然不是“过期”,但到底距离保质期还有多久,需要商家清楚地标注,决不能简单地以“临期”一标了之。消费者只有明明白白地了解信息,才能作出合理的购买判断。决不能让“临期”成为无良商家坑骗消费者的道具与噱头,销售劣质食品。有关部门也要建立有效的监测体系。
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销售临期食品只能作为流通环节中止损的“救火手段”。从源头上合理规划好产能,才是治本之策。一个按需生产、科学消费的平衡市场,符合我们共同的期待。
来源: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