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全面深化改革新闻发布会——市委改革办

2021-09-26 17:44  

9月26日,黄冈市举行全面深化改革新闻发布会。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1年以来,黄冈市坚持“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破发展突围“”,集成式推进“十大改革攻坚”,56项改革238个重点任务、30个领导领衔项目有序推进。

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产业推进机制方面,聚焦发展主导产业,首次推出黄冈产业地图,明确产业发展布局,构建“863+10+100”产业框架体系。建立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十大农业产业链链长制,市领导领衔延链补链强链。

黄冈市出台企业上市攻坚计划、IPO冲刺工作责任清单,祥云股份等3家企业完成报会、报所,2家企业完成IPO报辅。大别山振兴发展产业基金及其子基金已撬动投资超9亿元。

招商引资方面,出台专业招商办法,建立市域招商协同、利益分享机制,推动全民招商向专业招商转变。

黄冈市还建立以产业聚集、亩均投资、亩均产值、亩均税收、容积率等要素为主要指标的市区招商引资项目评价体系。

在要素市场化配置方面,出台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建立“1+N”政策体系。设立光谷离岸科创中心、协同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三年行动,上半年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31亿元,同比增长35%。

全要素、全产业链、全地域发展“飞地经济”,黄冈光谷产业园、人福药业、宏源药业迎风“起飞”,支持技改项目160个,满足融资需求42.4亿元。

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聚力推进营商环境革命

黄冈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一业一照”改革,市、县24个部门106个“证照分离”改革事项和企业开办涉及公共服务事项实现“一表申请、一窗办结、一照准营”。

深化投资项目“一事联办”改革,在省级21个联办事项基础上新增12个事项。

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持续打造“无证明城市”,分两批取消证明事项303项、社区(村)证明350多项。

深入开展“清减降”专项治理。

电子证照应用实现大幅“减材料”。

500个高频事项做到“最多跑一次”。

61个事项与武汉市“跨城通办”,58个事项与九江、安庆、佛山跨省通办,可办量均居省内市州第一。

黄冈“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走在全省前列。

三、深化民生领域改革,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黄冈大力推广团风县综合医改经验,探索基层卫生人才“县管乡用、乡聘村用”改革,黄冈市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DIP)付费省级试点有序推进。

出台支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黄金十条”,放宽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总量调控,公立医院绩效工资从人均3.9万元提高到5.45万元。

积极推进民政部第五批养老改革试点,争取资金2128万元,开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和养老服务中心(站点)建设。

制定教育“双减”改革清单,推进义务教育管办分离改革,市直7所公办、4所民办学校移交黄州区属地管理。

黄冈市政府还加大对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重点群体就业创业、“三留守”人员关爱、殡葬改革力度,政策保障能力大为提升。

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迎来验收,全面推行“林长制”,完善“河湖库长制”,深化长江“十年禁渔”渔民上岸改革,与武汉、环大别山城市建立流域突发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罗田县入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四、深化城乡协同发展改革,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据悉,黄冈市在浠水县清泉镇开展全省首个镇改街道改革试点,黄州、麻城、武穴12个街道完成街道赋权工作,规范机构设置,落实“五项权力”,建立“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专职网格员转聘率达到96.4%。

黄冈市还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市流转承包地42.7万亩,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1052家、经济合作社2964家,化解村级非经营性债务2.07亿元。

黄冈市深入实施“擦亮小城镇”行动,116个非城区建制乡镇纳入三年行动。启动市区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

市区打造“党员进小区,共建好家园”品牌,推动100个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实施。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深入推进,全市法官、检察官一线办案力量增加33.07%,“一居一警、一村一辅”覆盖率达95%。

五、深化干部管理机制改革,为改革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黄冈市出台提高村干部经济待遇、人才绿卡管理服务细则,不断激发干事活力,夯实人才强市基础。全面实施“新时代年轻干部成长工程”,健全完善优秀年轻干部选育管用常态化机制,一批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

深入实施“红色头雁”工程,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备案管理制度全面落实。把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奖励报酬、养老保险缴费补贴、村副职干部生活补贴纳入财政保障范畴,全市投入村级保障财政资金8.6亿元。

出台《关于在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中精准容错纠错的意见》,树立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的鲜明导向。修订完善市级五项考核办法,增设“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专项,加大差异化指标比重,以考核指挥棒推动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将继续围绕市委中心工作深化改革创新,充分发挥改革关键一招作用,为“干在实处、加快振兴、谱写新篇”提供动力支撑。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210/202109/c3282c0c06a92c4861c255fdf79cf5e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