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人大代表、湖北麻城东路花鼓戏传承保护中心主任 陈顺银
“离厅堂到花园神怡气爽,神怡气爽,罗带飘环佩响浏览回廊······”
婉转悠扬的唱腔,一板一眼的身法手势。为我们献上这段精彩表演的就是湖北省人大代表陈顺银。作为省人大代表,湖北麻城东路花鼓戏传承保护中心主任,陈顺银一直视传承保护这一剧种为自己的使命。
麻城东路花鼓戏形成于清嘉庆末年,距今已有两百余年的历史。作为一个地方剧种,东路花鼓戏长期以来为群众喜闻乐见,雅俗共赏。1958年,麻城成立了第一个公立专业艺术表演团体-麻城县东路子花鼓戏剧团。后更名为麻城县东路花鼓戏剧团、麻城市楚剧团、麻城市艺术团。2008年,麻城东路花鼓戏入选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湖北省人大代表、湖北麻城东路花鼓戏传承保护中心主任陈顺银:“我们东路花鼓戏是起源于我们麻城鄂东这一带,它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我们东路花鼓戏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人唱万人和,非常的热闹,非常的喜庆,而且它的各种调式也非常丰富,唱腔非常优美动听。”
由于人才的流失,过去几年,麻城东路花鼓戏的传承保护问题日益凸显。“保护非遗剧种,精品生产、培养人才是关键”,作为省人大代表的陈顺银将花鼓戏的传承看在眼里。在多方共同努力下,近年来,麻城东路花鼓戏的保护与传承得到有力保障。政府在资金保障、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打造东路花鼓戏艺术精品提供了有力支撑。这次来到武汉参加省两会,陈顺银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的内容暖人心窝,振奋人心,让她对东路花鼓戏的未来也有了更多期待。
湖北省人大代表、湖北麻城东路花鼓戏传承保护中心主任陈顺银:“2022年我希望我们的东路花鼓戏,能够被更多的观众所熟知,能够走出我们的国门,让世界上更多的朋友听到我们的东路花鼓戏。”
来源:长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