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拿到药之后,就把说明书和包装盒一起扔了。殊不知,不看说明书就吃药,风险很大。用药无小事,对于一些用药常识,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并牢记。今天就来和大家讲讲去药店买药时需要注意的那些关键事项。
药盒上没有这4个字,不能买!
去药店买药时,很多人会让店员根据自己的情况推荐合适的药品。但你可能不知道,有些时候药店销售员推荐给你的“药”,其实并不是药,而是保健品!带有“国药准字”的,才是正规药品!正规的国内药品准字是「国药准字」。如果药品说明书上写着「卫药健字」,这是假药无疑,扔了吧。因为「卫药健字」这种批准文号早就已经被废除了。
目前国内所有药品说明书上都会写着「国药准字」。
国药准字代码可分为有4种,分别是“H、S、Z、B”,常见格式为:国药准字+1位字母(H或Z、S、B)+8位数字。
科学用药,这些知识也要知道
“慎用”、“忌用”和“禁用”有何区别?这三个近义词兄弟,区别在于警告程度不同。「慎用」是初级警告,指的是吃药前再仔细想想。这主要是用来警示喜欢自我诊断,自我用药的人。(比如孕妇,要慎重考虑你肚子里的小孩;比如小孩或老人,要慎重考虑是否能承受剂量,代谢会不会有问题;比如肝肾本身就有点问题的人,要慎重考虑,吃了药会不会加重肝肾负担。)但如果是医生亲自把这个药开给你,并确认你吃它没问题,就不用过于纠结和担心。
「忌用」和「禁用」都是比较严厉的警告,而「禁用」又更严厉一些。
如果在阅读说明书时,你发现自己属于忌用或禁用人群,那意味着,在你身上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比较大,一定要和医生再次沟通确认。
尤其要注意禁用警告,因为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后果会很严重。
“不良反应”越少,药品的副作用更小?
很多人买药时,会特意选择不良反应少的药品,觉得这样的药更安全。
但事实恰恰相反,药品说明书中记录的不良反应信息越多,说明人们对此类药品的认识越透彻,临床上获得的使用数据更多。
对药品的认知越多,医生才能更好判断服药后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从而提前做好预防,保护你尽量少受伤害。
而那些不良反应少,甚至注明不良反应“尚不明确”的药,大家反而要小心,服药后可能会出现之前从未遇到过的问题。
这药有没有过期?还能吃不?
有没有过期,就需要查看药品的有效期或失效期,这个大多数都标注在药品的外包装上。
还在有效期,但药片看上去有点不对劲了,比如膨胀了、变色了或者有霉点了,还能不能吃?
别吃,这药很有可能已经变质,失效是小事,引起毒性反应就麻烦了。
即使在有效期的药品,因为储存条件达不到要求,也有可能变质,比如有些药要求避光,有些药甚至要求冷藏。吃前看下是否有按要求储存,药品外观是否还正常。
生活中,合理安全地用药对疾病的控制和康复至关重要。要提高自身安全用药的意识,用药前最好咨询下专业的医务人员,遵循医嘱行事,以防盲目用药给身体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
来源:高质量生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