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胜赴黄冈市农科院调研
着力技术攻关 全力打造优势形成品牌 为粮食安全和农业强市建设贡献力量
市农科院是全省重点农业科研单位之一,多项科研成果走在全省前列,在全国有影响。2月12日,市委书记张家胜赴市农科院调研,给农业科技工作者送去新春祝福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张家胜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全力用好农科院这个平台,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攻关突破,锻造长板、打造优势、形成品牌,创新机制、集聚人才,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以科技硬支撑为粮食安全和农业强市建设贡献力量。
市农科院始建于1949年,主要开展水稻、棉麦、油料、玉米、果蔬、畜牧、中药材、食用菌等农作物以及农业规划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建有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有6个研究所,各类科研平台44个,科研基地近2000亩。先后获得国家、省、市级科技进步和成果推广奖8项,通过国家、省级审定新品种19个,获批标准或技术规程13项、专利10项,授权植物新品种权3项,鉴定技术成果8项,完成农业规划10余项。
“产量如何?”“当家品种是什么?”“销售市场有哪些?”“成果转化怎么样?”张家胜来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听取育种技术创新、重大疫病防控、产业协同发展等情况介绍,走进田间,察看棉麦、油菜、食用菌等品种长势,详细了解示范园农作物产量、市场推广等情况;来到市科技研发大楼项目选址现场,调研项目选址及规划建设有关情况。张家胜指出,要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园功能,发挥园区科研基地研发平台作用,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大市场推广开拓力度,提高新品种的接受度和知名度。要通过科研基地示范平台运作,形成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示范辐射效应,拓宽生产经营者视野、提高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展示黄冈农业特色品牌,构建黄冈农业产业内外交流平台。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张家胜听取市农科院工作情况介绍,周强、李蔚等专家和陈杰、常海滨等科研团队负责人分别就农业科技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张家胜充分肯定市农科院为黄冈“三农”工作以及脱贫攻坚作出的突出贡献,并与大家深入交流讨论,谋划新一年工作。
“黄冈要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还任重道远,科技支撑至关重要。”张家胜强调,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把14亿中国人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是“国之大者”,既要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稳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又要实现农民稳步增收,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推进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把农业创新链与农业产业链有机融合,让产业链有坚实的科技支撑,创新链有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实现价值链的提升。要大力推进产学研用融通,引导科研工作者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研究成果应用到农业产业化实践中。要突出成果转化,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链条,让成果既有“价值”也有“市值”,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让科研工作者“名利双收”。要做好农业科技示范点建设,以点示范、以点带面,将科技成果与基层工作衔接起来,加快市场推广。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与武汉城市圈通力协作,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科研资源,全力锻造长板,打造优势,形成品牌。
张家胜要求,围绕农业科技创新营造环境、提供条件。研究解决科研大楼建设瓶颈问题,建立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完善常态化联系服务机制,优化发展环境,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障。加强党对农业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尽可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活一切创新资源、激发一切创造活力,在全市上下形成千帆竞发之势。
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余友斌,副市长马艳舟参加调研。
(黄冈广播电视台记者 汪继辉 刘新球 黄冈日报记者 熊庆萍 周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