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已过,春雷惊鸣,气温回升,春燕返回,百虫萌动,万物开始生长,春耕开始忙碌。
滚滚春雷乍响,唤醒了蛰伏已久的万物万事,告诉我们春天已经来临。
然而随着气候日渐转暖,很多人会感到困倦、疲乏、头昏欲睡,这是季节交换给人们带来的生理变化的一种客观反应,也是人们口中常说的——“春困”。
“好春光,不如梦一场”、“春困秋乏夏无力”、“春眠不觉晓”......明明这么好的春光,却又好像被“困”住了。
春天到底应该怎么摆脱“困”境呢?让我们来看看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的专家们怎么说。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
春季万物复苏,应该晚睡早起,在室外缓缓散步,有助于身体健康。
春季属于五行中的木,肝属木,木主生发。养生也要像树木一样,有春气之条达,使心情舒畅,不可压抑情绪,否则容易伤肝。中医治疗情志病,认为“药疗不如食疗,食疗不如心疗”。
1
调整情绪,养肝为先
现代的有志青年们都在经历着“内卷时代”,生活工作中都有着数不尽的压力。
春属木,与肝相应,春气主升,肝主疏泄,其志在怒。因此我们要在春季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胸怀开阔,保持万物生机,以应春日“养生之道”。
春季只有做到心情舒畅,才能使机体与外界环境保持相对平衡,以达到阴平阳秘,身轻体健。
2
滋以五味,春宜食甘
《素问》曰:“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肝色青,适宜食甘,粳米,牛肉,枣。从五行上看,甘属木,甘味属土,土能克木,因此多吃甜甜的食物可以让我们心情愉悦,少生气是从老祖宗就有所耳闻咯!
另外春三月也不宜饮酒过多,酒多伤肝,烈酒能使人毛孔发散,春季寒邪多易从毛孔腠理窜入,从而导致身体不适。
3
起居有常,守住腰背
初春之际,气温忽冷忽热。《内经》倡导“春夏养阳”,在生活作息及起居应以“去寒就温”为原则。
在外衣着装上主要需秉持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宽松舒展,二是柔软保暖。春季天气渐暖,衣服宜渐减,不可顿减,使人受寒。
《老老恒言》指出:“春冻未泮, 下体宁过于暖, 上体无妨略减, 所以养阳之生气。棉衣不可顿加减, 少暖又须暂脱”,因此在衣物的穿着上,应捂住腰背。在作息上要做到夜卧早起。
4
劳作有度,调和气血
春困不是病,而是一种因为季节变化而出现的正常的生理现象。
其原因是冬季皮肤血管收缩,春季气温上升,皮肤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在皮肤供应处增加,从而脑部血流供应较少,因此容易出现“春困”。
尽管它不是病,但是却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那么防止春困的好方法便是采取适度的运动,如坚持有氧慢走、练习八段锦、易筋经、广播体操等。
除了以上养生小知识,还有什么方法能够让我们不被春天“困”住呢?那就看看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的这些特色疗法吧。
1
针灸
针刺与艾灸是针灸科最常用的治疗手段,通过针刺和艾灸,来达到祛邪扶正,温阳疏经通络的功效。初感外邪时,通过艾灸灸治大椎穴往往能鼓舞正气,驱邪外出,而针灸能直达深层,运用针刺补泻手法来与疾病相对抗,进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灸以其绿色,安全,高效的优点广为推崇。
2
埋线减肥
埋线减肥通过将可吸收的羊肠线埋进穴位,对穴位进行长效刺激,调节自身内分泌,起到减肥的目的。正所谓三月不减肥,五月徒伤悲。你还在为你手臂上的泡泡袖,腰上的游泳圈,金华火腿发愁吗?针灸埋线减肥了解一下。轻轻松松地掉肉,美美地在五月去和你的男神/女神来一场美丽的邂逅。
3
阴阳调理灸
阴阳调理灸是一种新型系统性艾灸治疗法则,根据患者的体质差异、阴阳偏颇程度及病情轻重,采纳不同类型的灸法。阴阳调理灸自创立以来,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在妇科病证、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疗效显著。
4
药浴包
选用驱寒通络、温经散寒的中药调配而成,药物通过穴位渗入机体,促使经络气血运行流通,以温煦机体阳气,驱散寒邪,达到温阳散寒、通经活络之效。
来源:湖北省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