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系中心黑洞首张照片发布 华中大教授参与项目

2022-05-13 10:11  

北京时间5月12日21:00,事件视界望远镜(Event Horizon Telescope,EHT)项目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联合公布了银河系中心黑洞的首张照片,其黑洞质量为400万太阳质量,距离我们27000光年。这一成果为银心存在超大质量黑洞提供了最好的观测证据,为理解星系中心的“宇宙怪兽”提供了重要线索。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天文系吴庆文教授作为EHT中国团队成员参与了其中理论分析方面的工作。

银河系中心黑洞是离我们最近的超大质量黑洞,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发现中心存在致密射电核,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不同小组开始利用周围恒星运动测量其质量,因此美国和德国三位科学家获得了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些恒星离黑洞还是比较远(几千引力半径以外),人们更渴望直接探测黑洞的肖像。继2019年公布此次发布的图像揭示了室女座星系团中超大质量星系M87中心的黑洞照片外,这是人类的第二张黑洞照片,这两个黑洞来自完全不同的两个星系,但在黑洞边缘又展现出神奇的相似性,这说明黑洞周围物质都被广义相对论这种相同的物理过程控制。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大罗俊教授2014年提出了空间引力波天琴探测计划、2019年成立了中部地区第一个天文系,毫赫兹空间引力波将会探测到宇宙中更多的黑洞合并过程,特别是宇宙早期黑洞合并,对理解黑洞增长以及宇宙学方面形成全新甚至突破性的认识,从而实现中国在黑洞探测方面的新突破。

吴庆文教授2010年6月加盟华中大物理学院,此前曾在韩国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从事博士后工作,长期致力于黑洞高能天体物理和大质量黑洞与引力波物理的相关研究。2013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16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主持重点基金等多项自然科学基金。目前是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会员(IAU),中国天文学会理事、湖北省天文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高校天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天文系常务副主任。

来源: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008/202205/32015e0ef4cb96cc9663a45e9ddc4b5d.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