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们获评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技副总李琳玲教授功不可没。”5月7日,湖北大别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说,“李琳玲博士根据企业需求,制订的“国药准字号金银花露技改方案”,帮助企业实现了提档升级。”
李琳玲是黄冈师范学院生农学院副教授,2020年,他被省经信厅选派为大别山药业科技副总,在他的带领下,企业搭建省级企校联合创新平台,先后转化成果近10项,产出专利16项。他和团队打造的清热解毒的国药准字号金银花露投放市场后,使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1.7%,一跃成为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和快速转型的典范企业。
近年来,我市不断推进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走向深入,加速了高校和企业的合作,越来越多的高校专家、教授像李琳玲教授一样,走出院校,走进企业,服务黄冈产业发展,促进了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在黄冈师范学院,该校生农学院李琳玲副教授与湖北大别山药业、机电学院杨海如副教授与湖北朝欣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化工学院郑申棵副教授与武汉山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纷纷携手,联合开展技术攻关,解决技术难题。
黄冈师范学院郑申棵副教授在服务武汉山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过程中,帮助解决技术难题3个,申请发明专利1项,联合黄冈师范学院和中南民族大学,组建了企业综合表征分析技术支撑平台。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的祁小波副教授到湖北思勤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任“科技副总”,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
近两年,市县两级经信部门共争取33个省派“科技副总(创新团队)”入驻制造业产业、农业产业、医药化工等产业链,服务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协助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67个,已促成科技成果转化45个,正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28个,已为企业培训3066人次,达成项目协议29个,项目金额达3225万元,建成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21个。
此外,随着制造业企业不断增加,技能人才需求量持续增大。在黄冈市经信局等部门协调支持下,在黄高校面向产业和企业需求,通过联合办班、定向培养等方式大力培养技能人才,服务地方企业的作用也逐渐增强。
黄冈职院立足本地重点企业的人才需求,该校为科峰传动、星晖新能源汽车、晨鸣纸业、长安建筑等市内26家企业开展“订单班”培养,定向培养输送技能人才1370人,同时还为市外华为、TCL、顺丰等企业开办订单班80个,培养人才1971人。
来源:黄冈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