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羊头卖狗肉” 学习软件缘何秒变网络游戏?

2022-07-18 17:01  


很多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能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成语接龙、猜字游戏这些趣味性强的学习类应用程序因此受到青睐。可是,令家长吃惊的是,有些学习类的应用程序会突然变脸,变成了网络游戏,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来看记者调查。

近日,记者接到多位家长报料,称一款名为“鬼才成语”的应用程序变身网络游戏。为核实真假,记者在手机上下载了该款应用程序。表面上看,这款学习成语开发大脑的小游戏,适合4岁以上用户使用,但下载安装重新打开后,立刻就变成了一个大型网游,显示适合16岁以上人群使用。值得注意的是,进入这个网游不需要实名注册,直接登录打开即可玩,更谈不上时间限制。页面显示,这是一款打怪升级的武侠风格游戏,里面充满暴力动作,并有商城、充值豪礼、VIP、一元秒杀等按键。在体验过程中,游戏不断弹出各种装备,玩家可用“元宝”购买。不过,“元宝”需要充值购买。该游戏有多个充值途径,玩家一不小心,就会打开充值页面。对于此类APP,家长们都深恶痛绝。

市民1、我们平时家长会使用这个APP可能也是为了辅助孩子的学习,或者家长平时工作也很忙,确实没有时间这个全程地去陪着孩子的学习的过程,然后打开之后可能是一些让孩子玩游戏,甚至不太健康的内容,我们家长也是很担心。2、青少年他们自制力也不是非常强,可能就点开安装包进去看到是游戏,然后就容易沉迷,而且万一再有些什么诱导消费什么这些就可能更加不好了。

依据2021年8月30日实施的网游新规,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而上述名为学习成语实为网游的应用程序,为何能顺利上架呢?

中国互联网协会法治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 胡钢那么这类软件一般它进入市场的时候,是经过了相关的检测检验,是基本合规的,但是它后期通过安装包更新的模式,那么塞入了一些不合法不合规的内容,那么就成了“挂羊头卖狗肉”。应该说相当的隐蔽,因为它甚至能够做到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区、不同用户精准地更新,所以这种管理难度在技术上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严峻的挑战。

专家认为,应用商店参与了App的分发、销售环节,与开发者是利益共同体,App出现问题应用商店应承担连带责任。2022年6月14日发布新修订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要求,应用程序提供者和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应当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设置醒目、便捷的投诉举报入口,公布投诉举报方式,健全受理、处置、反馈等机制,及时处理公众投诉举报。专家表示,应用商店应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应特别留意用户对应用程序的评价信息,另外有关部门要加快利用技术赋能,实现智慧监管。

中国互联网协会法治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 胡钢比如说我们可以建立统一权威的在线实时有关APP的它的检验检测评估,特别是整个的危害或者说是违规的发现处置的机制,那么实现在线的发现、在线的处置和在线的处罚,那么使这种违法违规的行为一旦露头,就坚决地予以打击。

此外,专家认为,对违规APP要实现大规模有效治理,还需要加大惩罚力度。

中国互联网协会法治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 胡钢我们可以依据《民法典》参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食品安全法》有关惩罚性民事赔偿的制度,对于侵害未成年人相关合法权益的这样的侵权行为,也可以建立惩罚性的民事赔偿这样的制度,大幅提高违法经营者的违法成本;另外有关的消费者组织、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包括我们的检查机关提起的公益诉讼要加大衔接配合的力度,使我们消费者的维权成本进一步降低。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储朝晖同时呢,也要教育孩子要诚实地对待规则,要敬畏规则,因为这种规则呢,是对自己的生活,也是对整个社会的生活非常必要的。如果是今天逃避相应规则,明天可能他会对其他的规则采取同样的态度,形成对他人格的养成,形成一些更严重的问题。

来源:经视直播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008/202207/a59baf91601d3eec429865373c250b6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