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气到暴走?天文馆为什么会闹出这样的错误

2022-07-22 10:43  


7月16日,西藏拉萨一家长带孩子去参观藏域星球天文体验馆。期间,孩子发现馆内一演示视频上的科普知识存在错误,边看边生气地指出了问题所在:视频里面的明明是长征三号,但是天文体验馆标注的却是长征五号;长征五号的分离顺序也都是错的,把长征五号当成了两级火箭……视频发出后火上热搜。对此,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新闻宣传中心@中国军工回应:小朋友很专业,展馆确实弄错了。

看完这则冲上热搜的新闻,许多人都会情不自禁地笑起来,这男孩真是“性情中人”,因为天文馆的错误而气到暴走。当然,气到暴走的小男孩,也会让我们看到希望,甚至是骄傲。年纪轻轻,竟然能够一眼看出天文馆科普过程中的错误,实在让人佩服不已,因此,也有不少网友感叹,这又是“受教育的一天”。而我们笑过之后,或者是备感欣慰的同时,更应该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天文馆,为什么会闹出这样的错误?

作为一个非常专业的场合,类似天文馆等地方,原本就应该是,也必须是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尤其是,当这些场所开展科普活动时,真实、准确、严谨,不仅是特点,更应该是底线。否则,这不仅无法起到开启智慧的作用,反而直接造成“误人子弟”。试想,如果不是这名小男孩指出天文馆此次科普过程中的错误,那么,必将导致大量的参观者,包括成年人在内,都会“以假当真”。这样的以假当真,或许对于成年人没有什么影响,但是,我们绝对不能低估其对少年儿童的影响,尤其是热衷于这类知识的孩童。

对此,一笑了之是远远不够的;天文馆表示及时改进,也是远远不够的。今天,我们越来越重视科教兴国,而科教兴国的前提,必须是“求真”,而不是“看着热闹”。即使我们重视“寓教于乐”,也必须建立在真实客观的基础之上。唯其如此,我们才能真正激发广大未成年人的兴趣,也才能真正全面提供整个社会的科学素养。另一方面,我们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工匠精神”,有时,我们的视频或者是展览等,主题就是“工匠精神”。然而,这样的宣扬,本身就需要融入“工匠精神”。就一般人而言,“长征三号”与“长征五号”确实难以区分,不过,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通畅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在推出这类科普知识的过程中,只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相应内容,这样的错误,完全是能够避免的。

科普视频中的错误,让男孩气到暴走,这是笑话,更是科普之羞。知错能改,固然重要,而防“错”于未然,则更是避免科普之羞的重中之重。

来源:中安在线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008/202207/aeca8166959515b03175922fd3a8d0a2.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