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被题为《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的文章刷屏。那是深圳前媒体人罗尔为身患白血病女儿写的一封信,有人在转发时说“转发一次可让罗一笑获得一元捐款”。该文章迅速获得数十万阅读量,罗尔仅通过微信打赏获取的善款就已逾百万元,远超治疗所需费用。
不过,很快有人爆料称,这起微信募捐是一家P2P公司策划的营销事件。随后,罗尔本人的信息也被网友挖了出来,比如他家中有三套房、两辆车,还开了一家广告公司,有人还爆出了他的婚姻史等。朋友圈刷屏然后反转的剧情再次出现,一些原本同情罗一笑的捐助者和转发者非常愤怒,觉得自己的善心被利用了。
个体救助卷入骗捐漩涡,已非个案。两年前的广西杨六斤事件,就曾引发骗捐争议。事实上,与这类真实的求助案例相比,更恶劣的是网上屡见不鲜的诈捐事件。今年年初,知乎网上多位用户发现,大V@童瑶与另一位用户@ck小小疑似“唱双簧”——一位谎称疾病,另一位为其募捐,涉嫌诈骗数百用户捐款15万元。
类似的案例,还有去年的几则新闻:六七月间,4岁南京重病女孩柯蕾获得了648万余元捐款,但父母却被质疑滥用捐款,甚至有数十名网友以涉嫌“诈捐”的名义报案,要求柯蕾父母返还善款。8月,广西防城港市一女子利用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件,谎称家人遇难,不仅骗取了数千网民同情,还诈骗近10万元捐款。10月,安徽利辛女子李娟自称为救女童而被恶犬咬成重伤,社会爱心人士捐款超过80万元,但随后有媒体调查发现,李娟并非在帮助别人时被咬,而是在自己男友家的养狗场内被狗咬伤的。
类似的捐款争议事件频发,如果从社会公众角度看,确实在一次次地伤害人们的爱心,让很多人再也不敢相信网络求助信息。无论是杨六斤事件之后还是罗一笑事件之后,都有人表示自己再也不会参与网络捐款了。
但是,这种想法又走入另一个极端。毕竟,骗捐只是小概率事件。中国公益事业发展正处在初级阶段,互联网公益难免鱼龙混杂,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否定所有的网络公益慈善劝募。个别事件虽然出现反转,但爱心不必反转。
实事求是地说,在目前社会保障体系还需完善的背景下,个人求助募款对于很多处于困境中的人,是较为有效的个体救济方式,也是公民互助的精神体现,值得肯定。但是,基于当前的这些失实失真案例,真正妥善和专业的做法应该是在募款之前和募款过程中,相关平台和社会组织全程介入和引导,避免善款流入难以求证、不易监管的个人账户。如果从一开始就有专业公益组织介入,进行资金代管,募款行为将会进入规范化的管理体系。
罗一笑事件也从一个侧面印证:公益捐赠还是要通过专业的公益组织来操作,从而实现善款的规范使用,让更多的受助者受益。或许很多人不相信公益组织,是因为担心郭美美事件再次出现,但如果用心了解就知道,近几年,已有很多可信任的公益组织迅速发展,专业程度、透明性等都完全值得信任。
这些备受公众关注的骗捐事件,对公益行业来说也是一种鞭策。全行业都应该努力倡导、推进个体求助募款向专业组织募捐、管理的公益规范化发展,建设更便利、更具公信力的公开募捐渠道和组织,让公众能放心地将善款交给专业公益机构,并积极参与善款监督,构建一个良性运行的公益生态。如此,对于受助人和捐赠人都是一种保护,也才能避免消耗和伤害社会爱心的事件一再发生。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编辑: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