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由湖北省知识产权局举办的第四届湖北地理标志大会暨地理标志展示品鉴活动在武汉圆满收官,全省48个地理标志品牌同场竞技,方寸展台上讲述产品特色质量、人文传承、历史印记、产业布局,生动展示荆楚品牌魅力。黄冈市8个品牌参赛,其中3个进入前十,二十强品牌独占5席,均为全省市州首位,取得了历届最佳成绩。我市进入前二十强的品牌分别是英山茯苓(第5名)、木子店老米酒(第9名)、罗田板栗(第9名)、黄梅挑花(第16名)、麻城茶油(第18名)。
地理标志是彰显区域形象的金名片,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近年来,我市围绕“唱念做打”推动地理标志运用转化,四轮驱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市拥有地理标志商标24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7件、农产品地理标志21件,数量全省领先。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互认互保名单3件,数量全省第一。黄冈城市品牌综合影响力位居2021中国地级市品牌综合影响力指数全省第3位。“黄冈食卷”区域公共品牌跻身2021中国品牌·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指数湖北地级市首位。
一、唱好发展曲,推动政策支撑
一是加强政策保障。出台《黄冈市地标优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和管理实施方案》《黄冈市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动方案》等政策,系统规划全市特色农业、地标产业品牌产业布局,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打造了“黄冈食卷”“大别山黑山羊”等一批区域公用品牌,发展了李时珍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地标龙头企业等。
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创建蕲艾、菊花、茶叶、红安苕等十大重点产业链,分别由10名市级领导担任链长。设立“农业产业化办”“地标优品办”等常设机构,建立健全“政府牵头、部门配合、行业参与”的工作机制,制定议事规则、设立年度任务目标,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地标产业做大做强。
三是强化激励措施。及时梳理品牌创建支持政策清单,统筹整合财政资金兑现奖励政策,激励地理标志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强化产品质量管控、完善标准体系建设、加大自有品牌宣传,形成规模效应。近年来,市县各级共兑现奖励资金约1500多万元。
二、念好服务经,推动环境优化
一是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围绕地理标志产业链开展关键核心技术专利导航,助力解决种源、种植及加工等技术难题。深入实施专利转化行动,地标龙头企业自有研发机构15家,与科研院所融通创新20家,入选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家。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深化政、银、担战略合作,解决地标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全市全年共登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20项,融资额4.74亿元。
二是强化地标产品运用。指导签订使用协议,明确责、权、利,强化地标专标印制使用监管。执行省级地方标准21件、地方标准24件、企业标准2件,现有地理标志专业标志合法使用人233家。其中“蕲艾”授权使用企业79家,“罗田板栗”授权使用企业51家,单品类使用人数全省领先。建成商标品牌指导站11家,覆盖10个县市区重点产业聚集区。
三是助推地标品牌营收。借助“地标大会”“品牌大赛”等省级平台推介地标产品,依托“三节两会”开展招商推介和专场对接。先后荣获地标大赛金奖3项、银奖3项、品牌大赛金奖2项。省内率先设立黄冈地标优品馆,各县市区同步开设,统一进行品牌集中展销。“蕲艾”在电商平台开设网店4716家,线上销售额达27.4亿元。红安县小丰山村扶贫车间线上订单每天达到4.5万单。英山云雾茶、麻城福白菊先后入选商标富农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全市掀起了宣传自有地标产品热潮,为乡村振兴发挥了显著作用。
三、做好示范牌,推动产业壮大
黄冈获准筹建2个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英山云雾茶、蕲艾示范区。10月1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成立英山云雾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系我省首个获准筹建并且首个批准成立的国家级示范区。该示范区作历时6年创建,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26.29万亩,年产量超过3万吨。2022年英山云雾茶品牌价值27.07亿元,比筹建初期提高12.45亿元,近20万茶农因种茶制茶销茶而脱贫致富。为我省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样板经验。蕲艾示范区创建也在稳步推进,2021年蕲艾系列产值达到80.88亿元,2022年品牌价值首次突破100亿元,达到105.38亿元。其它县市区也围绕“一县一品”做足文章,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壮大。
四、打好保卫战,推动协同保护
一是在点上开展专项执法。建成省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3个,市级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1家,县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43家,实现县市区全覆盖。定期开展开展“护航” “蓝天” “铁拳”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专项行动。
二是在线上加强“互联网+”监管。英山云雾茶、蕲艾等产业协会,与京东世贸、阿里巴巴、苏宁易购等主流网售品台签订知识产权保护框架协议,建立了知识产权互联网+保护模式。
三是在面上加强区域协同保护。贯彻执行《武汉都市圈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协议》,加强品牌保护联合行政执法等深度合作,形成跨区域发展“大保护”格局。发挥黄冈地标产品资源优势和武汉市交通渠道以及市场优势,以蕲艾等品牌为重点,打造出依托武汉市、辐射武汉都市圈的品牌产品。同公检法司等部门协商制定知识产权合作机制,推动知识产权公证窗口建设,成立我市首家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
下一步,我市将抢抓“武汉都市圈”发展机遇,坚持“大品牌、大企业、大市场”发展思路,整合品牌资源优势,形成发展合力,共同推进黄冈地标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功能区,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做出新的黄冈贡献。
来源:黄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