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正是春耕备耕和春季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黄冈市农业技术促进中心组织农技专家奔赴田间地头、农业生产一线,为农户们进行油菜、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春季水产养殖生产管理等技术指导,并联合黄冈广播电视台制作推出《农技专家下乡 护航农业生产》系列短视频,今天推出——小麦绿色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指导。
本期指导专家
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推广研究员 汤颢军
黄冈市农业技术促进中心高级农艺师 周坚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合理科学的播种技术是小麦获得高产、高效的前提条件,大力推广小麦绿色高产优质生产技术,将进一步提升我市小麦生产产能。
播前管理
一、科学施肥
按产量目标科学施肥,亩产400公斤小麦,需田亩施纯氮(N)12~14公斤,磷肥(P2O5)5~7 公斤,钾肥(K2O)4~6 公斤。一般亩底肥施复合肥(15%-15%-15%)30-40公斤。
二、品种选择
黄冈市推广的品种一般为春性品种,同时选择高产、优质、抗病、抗倒审定品种。
三、适时播种
适宜播期在10月下旬-11月上旬。
四、播种方式
选择包衣种子或进行药剂拌种,可选用噻虫嗪·咯菌腈·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等防治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一般亩用种18~25斤。机播作业麦田要求做到下种均匀,不漏播、不重播,采用20厘米~23厘米等行距播种,要做到深浅一致,覆土严实,地头地边播种整齐。播种深度以3~5厘米为宜。在适播期内,要趁墒抢种,足墒播种,若土壤墒情不足,播种后要及时浇蒙头水,确保顺利出苗,苗全、苗齐。
田间管理
一、查苗补种,疏密补稀
缺苗在15厘米以上的地块要及时催芽开沟补种同品种的种子,墒情差时在沟内先浇水再补种,保证成活。
二、分类促弱控旺,施好拔节肥
一、二类苗,建议将氮肥后移至拔节期,有利于培育壮秆大穗,晚播苗、三类苗和脱肥苗,建议提早到12月底施用施用拔节肥,以促进弱苗转壮,争取足穗。拔节肥一般可亩施尿素8-10公斤和复合肥(15%-15%-15%)10-15公斤(施肥时间1月下旬)。
三、及时化控,防倒促壮
小麦化控能促根壮苗,健壮植株,促进分蘖,为稳产高产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田间长势喷施多效唑等化学调节剂,一般在1月底2月初每亩选择60克15%多效唑兑水30kg喷雾。
四、清理“三沟”,防渍防涝
及时清沟理墒,疏通田内外沟系,保证排水畅通。
五、抓好病虫草害绿色防控
11月上中旬至12月上旬,日平均气温10℃以上时,及时在农技人员指导下防除麦田杂草。抽穗至灌浆期是多种病虫重发、叠发、为害高峰期,必须做到杀虫剂、杀菌剂混合施药,一喷多防早控条锈病、白粉病,科学预防赤霉病;重点防治麦蜘蛛、吸浆虫。实施“一喷三防”防病增产技术。
六、注重防御冻害,及时补救
对发生冻害的小麦,需要及时施用拔节肥,促进壮苗稳穗。建议在灾害天气过后,喷施一遍提高植物抗性的叶面微肥或生长调节剂,提高植株抗逆性。
适时收获
在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抢晴收获。若收获期有降雨过程,应适时抢收,天晴时及时晾晒,防止穗发芽和籽粒霉变。
黄冈广播电视台记者 王娜娜 吴季 吴昌 刘泓玮 通讯员周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