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专家下乡 护航农业生产】③春季水产养殖生产管理工作要点

2023-02-25 08:43  

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正是春耕备耕和春季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黄冈市农业技术促进中心组织农技专家奔赴田间地头、农业生产一线,为农户们进行油菜、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春季水产养殖生产管理等技术指导,并联合黄冈广播电视台制作推出《农技专家下乡 护航农业生产》系列短视频,本期推出——春季水产养殖生产管理工作要点。

本期指导专家

黄冈市农业技术促进中心高级工程师  张娜

【主要技术要点】

1、制定适合养殖计划

要根据水源条件、技术要求、市场信息和自身经济实力等情况及早规划好相应的养殖模式、品种结构、成本核算,市场销售等因素,及时开展前期工作, 保证全年养殖效益。

2、抓好水体消毒和调理

在放养鱼、虾、蟹苗种前, 应放抽干塘水, 清除淤泥曝晒并平整塘底, 修补加固池基池埂, 疏通排灌沟渠。捞净野杂鱼,或用漂白粉20~25kg或生石灰70~75kg消毒灭害。7~10天后注入新水后才能投放苗种。水温低于15度时注意投放硅藻种、EM菌、黄腐酸钾肥水。水温高于25度时就投放小球藻、光和细菌、益生菌等调理水质。

3、抓好春投春放细节

利用春季气温、水温较低的自然规律,若是冬季投放的鱼虾蟹类,应尽快肥水后喂食。若春放苗种,应及时联系具备生产销售许可证的优质苗种,规范捕捞运输,防止苗种受伤影响成活率。在春投春放中, 要注重大规格苗种的投放, 做到品种优、质量好、规格大。投放鱼种尽量以大规格为主,高产高效精养鱼塘以二龄鱼种为主。鱼种放养前必须进行严格消毒用3%~5%的食盐水浸洗5~10分钟。应选择无风的晴天,在向阳背风处入池, 投放时动作要轻快,以防鱼虾蟹种伤亡, 提高鱼种的成活率。

4、抓好科学投喂管理

投放的鱼虾蟹种因经过越冬, 体质消耗过大, 迫切需要营养供给。当水温上升到10℃以上时开始摄食, 摄食量随着水温的升高而逐渐增大。因此投饵应掌握由少到多的原则。合理的投饵方法是:先喂精细适口饵料诱食, 坚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四定投喂。投饵量按放养总量的3%~5%, 以投喂后3-8小时吃完为度。亲本养殖(用于孵化的鱼)要利用2~4月气温回暖时机, 加强亲本的投喂管理, 增强体质, 保证繁育质量。要提前做好鱼苗繁殖准备。做好繁殖设施检修, 做好亲本的引进更新和培育, 确保鱼苗繁殖顺利进行。

5、抓好春季病害的防治

随着气温的回升, 春季里水霉病、寄生虫病等病害处高发, 病害防治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积极推广健康养殖模式, 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注重改善水质, 及时投喂饲料, 加快鱼类恢复体质和生长。掌握无病早防、有病早治和防重于治的原则。可用漂白粉、生石灰等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对于寄生虫性疾病可用中药;地锦草、枫叶、大蒜、五倍子等中草药防病治病。水产养殖禁用药品不能投放。

6、抓好池塘日常管理

每日早晚巡塘1至2次, 注意观察鱼虾蟹的活动及摄食情况, 及时清除死鱼死虾, 残渣等杂物。

同时做好池塘日记记录生长情况、施肥投饲情况、注排水情况及塘鱼的动态等, 保证安全生产,提高养殖效益。

(黄冈广播电视台记者 李曦晨 吴昌 刘泓玮  杨娜 通讯员 周坚)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a/10210/202302/2510fd0e76f6e5ec109dfdcf3cb71d0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