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西部上空
被厚厚的云层覆盖
天气以阴天为主
恩施局部还有小雨飘落
东部多地依旧是艳阳高照
今日美图欣赏👇
(来源:张盛超、吴越、韩雅筠、许晚秋,邹颖)
截至下午16时
除恩施最高气温在16℃左右外
其他地区均在21℃以上
25℃+的地方主要集中在
东部和宜昌等地
赤壁最高达29.2℃
省会武汉以26.9℃
再次刷新今年以来新高
晴好天气还将持续吗?
气温还有上升空间吗?
天气重点
今晚到后天白天
受高空波动影响
南部、东部部分地区有弱降水
其他地区阴天到多云
大后天全省天气转好
本周末受冷空气影响
我省将有一次大风、降温、降雨天气过程
明天气温较今天略有回调
最高气温鄂西北24~27℃
其他地区20~23℃
后天再积蓄热能
周四至周五气温
有望再创新高
北部多地将触碰30℃气温线
最低气温也在10~14℃
近期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较高
需加强火源管控
湖北省三天天气预报
6日晚上
鄂西南、江汉平原阴天有小雨;其他地区多云到阴天,其中鄂东南局部有小雨。
7日天气
鄂西南、江汉平原南部、鄂东南阴天有小雨;其他地区阴天到多云。
风:偏南风2到3级
最高气温:鄂西北24~27℃;其他地区20~23℃
最低气温:大部地区10~14℃
日平均气温:大部地区16~20℃
8日天气
鄂西南小雨转多云;江汉平原南部、鄂东南阴天有小雨;其他地区阴天到多云。
风:偏南风2到3级
最高气温:北部25~28℃;南部21~24℃
最低气温:大部地区11~14℃
9日天气
全省多云到晴天。
风:偏南风2到3级
最高气温:北部27~30℃;南部25~27℃
最低气温:大部地区10~14℃
武汉中心气象台3月6日11时预报
今天(3月6日)进入惊蛰节气。“惊蛰一声雷,万物复苏生。”惊蛰节气意味此时大地回暖,也“惊醒”了各种病毒和细菌;虽说春暖花开,却有“倒春寒”不期而至;正如“仲春迟觉暖,吹面风觉寒”,此时风邪会悄然侵入。为此,中医中惊蛰养生诀有:滋阴益阳防春困,善避风邪护鼻咽。
1、滋阴益阳食当令之菜
《黄帝内经》中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在春季这一生命萌发的时节里,大自然充满生气,万物欣欣向荣。此时,人们应入夜睡眠早些起身,形体舒展散步缓行,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健康。
中医养生讲究顺应天时。惊蛰时节气候转暖,人体阳气渐生,但在形成阳气的过程中会消耗阴气,因此益阳的同时更要滋阴,所谓“阴生阳长”相辅相成,滋阴也是为了更好地护阳。“春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惊蛰期间多吃滋养阴气的食物,具体如梨、银耳、山药和蜂蜜等。春季主生发,还可多吃辛香、有“生发之气”的食物,如芹菜、香菜、葱花、香菇、生姜以及适量的花椒。大蒜有抑菌和杀菌作用,每天吃两三瓣即可。
中医推崇食当令之菜,并将之分为青、赤、黄、白、黑“五色”。春季当令之色为“青”,因此要多食当季的绿色蔬菜,比如菜薹、小白菜、上海青等,此外还可以吃些黑木耳、黑豆、黑芝麻等黑色食品。这些蔬菜都有滋阴补阳之功效。
2、春困有“内因”宜补脾胃
“春眠不觉晓”,春困增烦恼。春困固然有气候外因,但更主要是人的体质内因。春天里,人体需要气血补充,而脾是气血生化之源,气血生化不足,造成心脾两虚,血不能上养于心,由此导致春困。消除春困,饮食上要多吃有助于肠胃蠕动易于消化的食物。邓可斌推荐的特别食物有豆类、山药、粳米等。炒菜时可适当添加黑木耳、百合、芹菜作为配料,正餐间再来一碗银耳羹。民俗有“惊蛰吃梨”一说,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将有助于去春燥、解春困。
预防春困除了午饭后小睡,更需要适当运动。中医养生不主张大汗淋漓的剧烈运动,而是强调运动中注意时间和强度循序渐进,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
3、善避风邪扰护好鼻咽喉
《黄帝内经》说“风者百病之长也。”春季多风“善行数变”,从口鼻长驱直入,从渐渐打开的皮肤毛孔悄悄侵入,中医称之为“风邪”。春风裹挟着残败的树绒和花粉吹入鼻腔,造成鼻痒、流清涕、打喷嚏等症状,这种人们常说的过敏性鼻炎,在中医叫作“鼻鼽”。
惊蛰之后“无风不作痒”,可造成咽喉处就像窝着一根鸡毛,痒得难受,咳个不停,西医称之为慢性变异性咳嗽,中医则叫“喉咳”。不论是“鼻鼽”还是“喉咳”,其内因都是肺脾气虚造成气血不能正常运行,淤滞于鼻腔、咽喉而致肺失宣降。惊蛰时节预防过敏性鼻炎、咽炎,继续“春捂”保护阳气很有必要。
来源:湖北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