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
“春困秋乏夏打盹”
春困对开车一族来说
可不是一件好事
因为春困往往意味着身体疲劳、状态不佳
会导致驾驶人判断力下降
反应迟钝和操作失误增多
严重时会对车辆失去控制
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乏力、倦怠、无法集中精神
对出行安全带来影响
疲劳驾驶的危害
驾驶员由于睡眠质量差或睡眠不足等原因,长时间驾车会出现疲劳的情况。疲劳对驾驶员的注意力、感知力、思维能力、判断力、意志力等都会产生影响,伴随而来的是视线模糊、动作呆板、反应迟钝、精神涣散等状况。1轻度疲劳
驾驶员处于轻微疲劳时,会出现换档不及时、不准确。
2中度疲劳
驾驶员处于中度疲劳时,操作动作呆滞,有时甚至会忘记操作。
3重度疲劳
驾驶员处于重度疲劳时,往往会下意识操作或出现短时间睡眠现象,严重时会失去对车辆的控制能力。
眼睛一闭,祸事将近
疲劳驾驶属于交通违法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规定:
驾驶机动车不得有下列行为:(七)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标准》规定:
连续驾驶中型以上载客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的,一次扣12分;
连续驾驶中型以上载客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以外的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的,一次扣6分。
如何有效防止疲劳驾驶
一、长途行车前一天要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服用药物和饮酒。
二、科学安排行车时间,注意顺从个人生物钟规律,避免午休时段和夜间时段开车。
三、行车途中避免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开车,以免肌肉僵硬诱发疲劳,可在开车时小幅度调整坐姿和深呼吸。
四、若行车途中出现疲劳、困倦症状,最稳妥的方法是在安全地带停车,下车活动腰腿、颈肩等肌肉,根据个人情况饮用一些咖啡等提神饮料,待疲劳缓解后再上路。
五、长途开车时一定要打开车上的外循环开关,让车外的新鲜空气进入车内。
来源:湖北黄冈交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