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某启: 自到黄州,即属岸人日伺舟驭消耗,忽领手教,顿解忧悬。 仍 审比来体气清强,且能自适,至慰。 知未决东西,计其迂直崄易,相去必 不悬绝,而得一见,乃是不肖大幸,不识果安从。某寓一僧舍,随僧蔬食, 甚自幸也。感恩念咎之外,灰心杜口,不曾看谒人。 所云出入,盖往村寺 沐浴,及寻溪傍谷钓鱼采药,聊以自娱耳。
其二
某启:罪大责轻,得此甚幸,未尝戚戚。但知识数十人,缘我得罪,而 定国为某所累尤深,流落荒服,亲爱隔阔。 每念及此,觉心肺间便有汤火 芒刺。今得来教,既不见弃绝,而能以道自遣,无丝发蒂芥,然后知定国 为可人,而不肖他日犹得以衰颜白发厕宾客之末也。 甚幸甚幸! 恐从者 不由此过,故专遣人致区区。惟愿定国深自爱重,仍以戒我者自戒而已。 临书悒悒,不知此人到江,犹及见仙舟否? 匆匆,不宣。
其三
某启:君本无罪,为仆所累尔,想非久,必渐移善地也。 仆甚顽健,居 处食物皆不恶。但平生不营生计,贱累即至,何所仰给? 须至远迹颜渊、 原宪,以度余生。命分如此,亦何复忧虑。 在彭城作黄楼,今得黄州;欲 换武,遂作团练。 皆先谶。 因来书及之,又得一笑也。 子由不住得书,必 已出大江,食口如林,五女未嫁,比仆又是不易人也。 奈何奈何! 惠京法二壶 ,感愧之至 。欲求土物为信 ,仆既索然 ,而黄又陋甚 ,竟无可持去 ,好 笑好笑! 儿子迈亦在此 ,不敢令拜状 ,恐烦渎也 。承新诗甚多 ,无缘得 见 ,耿耿 。仆不复作 ,此时复看诗而已。
其四
某再拜 。递中领手教 ,知已到官无恙 , 自处泰然 ,顿解忧悬 。又知摄 二千石 ,风采震于殊俗 ,一段奇事也 。某羁寓粗遣 ,但八月中丧一老乳 母 ,子由到筠 ,亦抛却一女子 ,年十二矣 ,悼念未衰 ,复闻堂兄中舍卒于成 都 。异乡罹此 ,触物凄感 ,奈何奈何!
近颇知养生 ,亦自觉薄有所得 ,见者皆言道貌与往日殊别 ,更相阔数 年 ,索我阆风之上矣 。兼画得寒林墨竹 , 已入神品 ,行草尤工 , 只是诗笔 殊退也 。不知何故? 张公比得书无恙 ,但以厚之去妇 ,家事无人干 ,颇牢 落 。子由在筠 ,甚苦局事烦碎 ,深羡老兄之安逸也 。非久冬至 , 已借得天 庆观道堂三间 ,燕坐其中 ,谢客四十九日 ,虽不能如张公之不语 ,然亦常 阖户反视 ,想当有深益也。
定国所寄临江军书 ,久已收得 。二书反复议论及处忧患者甚详 ,既 以解忧 ,又以洗我昏蒙 ,所得不少也 。然所谓“ 非苟知之亦允蹈之”者 , 愿公尝诵此语也 。杜子美在困穷之中 ,一饮一食 ,未尝忘君 ,诗人以来 , 一人而已 。今见定国 ,每有书皆有感恩念咎之语 ,甚得诗人之本意 。仆 虽不肖 ,亦尝庶几彷佛于此也。
文字与诗皆不复作 。近为葬老乳母 ,作一志文 ,公又求某书 ,辄书此 奉寄 。今日马铺李孝基送君谟石刻一卷来 ,其后有定国题字 ,又动我相 思之怀 ,作恶久之 。数日前 ,发勾沈达过此 ,亦云与定国熟 ,船中会话半 夜 ,强半是说定国。
近有人惠丹砂少许 ,光彩甚奇 , 固不敢服 ,然其人教以养火 ,观其变 化 ,聊以怡神遣 日 。宾去桂不甚远 ,朱砂若易致 ,或为致数两 , 因寄及。 稍难即罢 ,非急用也 。穷荒之中 ,恐亦有一二奇士 , 当以冷眼阴求之 。大抵道士非金丹不能解化 ,而丹材多出南荒 ,故葛稚川乞岣嵝令 ,竟化于广 州 ,不可不留意也 。陈璞一月前 ,直往筠州看子由 ,亦粗传要妙 ,云非久 当来此 。此人不惟有道术 ,其与人有情义 ,久要不忘如此 ,亦自可重 。道 术多方 ,难得其要 。然以某观之 ,惟能静心闭目 , 以渐习之 ,但闭得百十 息 ,为益甚大 ,寻常静夜 , 以脉候得百二三十至 ,乃是百二三十息尔 。数 为之 ,似觉有功 。幸信此语 ,使真气云行体中 ,瘴冷安能近人也。
知有煞卖鹅鸭甚便 ,此间无有 ,但买斫脔鱼及猪羊獐雁 ,亦足矣 。廪 入虽不继 ,痛自节俭 ,每日限用百五十 , 自月朔日取钱四千五百足 ,系作 三十块 ,挂屋梁上 ,平明以画杈子挑取一块 , 即藏去杈子 , 以大竹筒别贮 用不尽者 ,可谓至俭 。然犹每日一 肉 ,盖此间物贱故也 。囊中所有 ,可支 一年以上 ,至时别作相度 , 日下未须虑也 。儿子正如所料 ,不肯出官 ,非 复小补也 。信笔乱书 ,无复伦次 ,不觉累幅 。书到此 ,恰二鼓 ,室前霜月 满空 ,想识我此怀也 。言不可尽 ,惟万万保啬而已。
其五
某启 :马公过此嘉便 ,无好物寄去 ,收拾得茶少许 ,谩充信而已 。新 诗文近日必更多 。君学术日益 ,如川之方增 ,幸更著鞭多读书史 ,仍手自 抄为妙 。造次造次! 某自谪居以来 , 可了得《 易传》九卷 ,《 论语说》五 卷 。今又下手作《 书传》。迂拙之学 ,聊以遣日 ,且以为子孙藏耳 。子由 亦了却《诗传》,又成《春秋集传》。闲知之 ,为一笑耳 。桂州递中有和仲 奉和诗四首 ,不知到未? 且一报之。
其六
某递中领书及新诗 ,感慰无穷。得知君无恙 ,久居蛮夷中 ,不郁郁足 矣 ,其他不足云也。马处厚行 , 曾奉书 ,必便达。不知今者为在何许 ,且盘 桓桂州耶? 为遂还任耶? 重九登栖霞楼 ,望君凄然 ,歌《 千秋岁》,满坐识 与不识 ,皆怀君。遂作一词云 :“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欲见洲。酒力渐消风力软 ,飕飕 ,破帽多情却恋头。佳节若为酬 ,但把清樽断送秋。万事 回头都是梦 ,休休 ,明日黄花蝶也愁。”其卒章 ,则徐州逍遥堂中夜与君和 诗也。来诗要我画竹 ,此竟安用 ,勉为君作一纸奉寄。子由甚安。吾侪何 尝不禅 ,而今乃始疑子由之禅为鬼为佛 ,何耶? 丹砂若果可致 ,为便寄示。 吾药奇甚 ,聊以为闲中诡异之观 ,决不敢服也。张公久不得书 ,彼必得安 问。乍冷 ,万万以时自重。夜坐 ,醉中作此书 ,仍以君遣我墨书也。不宣。
其七
某启:如闻晋卿已召还都 ,月给百千 ,其女泣诉 ,圣主为恻然也 。恐 要知 。来诗愈奇 ,欲和 ,又不欲频频破戒 。 自到此 ,惟以书史为乐 , 比从 仕废学 ,少免荒唐也 。近于侧左得荒地数十亩 ,买牛一具 ,躬耕其中 。今 岁旱 ,米贵甚 。近日方得雨 , 日夜垦辟 ,欲种麦 。虽劳苦却亦有味 。邻曲 相逢欣欣 ,欲自号鏖糟陂里陶靖节 ,如何? 君数书 ,笔法渐逼晋人 。吾笔 法亦少进耶? 画不能皆好 ,醉后画得一二十纸中 ,时有一纸可观 ,然多为 人持去 ,于君岂复有爱? 但卒急画不成也 。今后当有醉笔 ,嘉者聚之 , 以 须的信寄去也。
其八
《 耕荒田》诗有云:“ 家童烧枯草 ,走报暗井出 。一饱未敢期 ,瓢饮已 可必。”又有云:“ 刮毛龟背上 ,何日得成毡。”此句可以发万里一笑也。 故以填此空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