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陆 游
陆游(1125- 1210) ,字务观 ,号放翁 ,山阴( 今浙江绍兴) 人 。乾道六 年(1171) 和淳熙六年(1179) 两次游黄州。
黄 州
局促常悲类楚囚 ,迁流还叹学齐优。
江声不尽英雄恨 ,天地无私草木秋。
万里羁愁添白发 ,一帆寒日过黄州。
君看赤壁终陈迹 ,生子何须似仲谋。
月下步至临皋亭
芒鞋踏松荫 ,迨此船未发。
清游岂无伴 ,三友风露月。
山川郁盘纡 ,鸥鹭浩灭没。
当年老先生 ,想像散醉发。
浮生等昨梦 ,久已埋玉骨。
吾侪幸强健 ,何事拘簪笏!
入 蜀 记 ( 节选)
十八日 。食时方行 ,晡时至黄州 。州最僻陋少事 ,杜牧之所谓“平生 睡足处 ,云梦泽南州”。然自牧之、王元之出守 , 又东坡先生、张文潜谪 居 ,遂为名邦 。泊停临皋亭 ,东坡先生所尝寓 ,与秦少游书所谓“ 门外数步即大江”是也 。烟波渺然 ,气象疏豁 。见知州右朝奉郎直秘阁杨由义、 通判右奉议郎陈绍复 。州治陋甚 ,厅事仅可容数客 。倅居差胜 。晚移舟 竹园步 ,盖临皋多风涛 ,不可夜泊也 。黄州与樊口正相对 ,东坡所谓“ 武 昌樊口幽绝处”也 。汉昭烈用吴鲁子敬策 , 自当阳进驻鄂县之樊口 , 即此 地也。
十九日 。早 ,游东坡 。 自州门而东 , 冈垄高下 ,至东坡 ,则地势平旷 开豁 。东起一垄颇高 ,有屋三间 ,一龟头曰居士亭 。亭下面南一 堂 ,颇 雄 , 四壁皆画雪 , 堂中有苏公像焉 , 乌帽紫裘 ,横按筇杖 ,是为“ 雪堂”。 堂东大柳 ,传以为公手植 。正南有桥 ,榜曰“ 小桥”, 以“ 莫忘小桥流水” 之句得名 。其下初无渠涧 ,遇雨则有涓流耳 , 旧只片石布其上 ,近则增广 为木桥 ,覆以一屋 ,颇败人意 。东一井曰“ 暗井”,取苏公诗中“走报暗井 出”之句 。泉寒熨齿 ,但不甚甘 。又有四望亭 ,正与雪堂相值 ,在高阜上 , 览观江山 ,为一郡之最 ,亭名见苏公及张文潜集中 。坡西竹林 ,古氏旧 物 ,号“南坡”,今已残伐无几 ,地亦不在古氏矣 。 出城五里 ,至安国寺 , 亦苏公所尝寓 。兵火之余 ,无复遗迹 ,惟绕寺茂林啼鸟 ,似犹有当时气象 也 。郡集于栖霞楼 ,本太守闾丘孝终公显所作 ,苏公乐府云“小舟横截春 江 ,卧看翠壁红楼起”,正谓此楼也 。下临大江 ,烟树微茫 ,远山数点 ,亦 佳处也 。楼颇华洁 。先是郡有庆瑞堂 ,谓一故相所生之地 ,后毁以新此 楼 。酒味殊恶 ,苏公韲汤蜜汁之戏不虚发 。郡人何斯举诗亦云 :“终年饮 恶酒 ,谁敢憎督邮。”然文潜乃极称黄州酒 ,以为自京师以外无过者 ,故其 诗云 :“ 我初谪官时 ,帝问司酒神 。 曰此好饮徒 ,聊给酒养真 。去国一千 里 ,齐安酒最醇 。失火而得雨 ,仰戴天公仁。”岂文潜谪黄时 ,适有佳匠 乎? 循小径 ,缭州宅之后 ,至竹楼 ,规模甚陋 ,不知当王元之时 ,亦只此 耶? 楼下稍东 ,即赤壁矶 ,亦茅冈耳 ,略无草木 ,故韩子苍待制诗云 :“ 岂 有危巢与栖鹘 ,亦无陈迹但飞鸥。”此矶《 图经》及传者皆以为周公瑾败 曹操之地 。然江上多此名 ,不可考质 。李太白《 赤壁歌》云“ 烈火张天照 云海 ,周瑜于此败曹公”,不指言在黄州 。苏公尤疑之 ,赋云“ 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乐府云“故垒西边 ,人道是当日周郎赤壁”,盖一字 不轻下如此 。至韩子苍 , 云“ 此地能令阿瞒走”,则直指为公瑾之赤壁 矣 。又 ,黄人实谓赤壁曰赤鼻 ,尤可疑也 。晚复移舟莱园步 ,又远竹园步 三四里 ,盖黄州临大江 , 了无港澳可泊 。或云旧有澳 ,郡官厌过客 ,故塞 之。
二十日 。晓 ,离黄州 ,江平无风 ,挽船正自赤壁矶下过 ,多奇石 ,五色 错杂 ,粲然可爱 ,东坡先生《怪石供》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