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失控?这个潜在疾病不得不防!

2023-03-30 10:24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根据2022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人数已超过1.4亿。


据统计,糖尿病的并发症多达100多种,是拥有最多并发症的疾病之一。除了肾衰竭、失明等最为人所熟知的并发症之外,“头号杀手”心血管疾病却很容易被大家忽略。

根据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公布的数据:1/3的2型糖尿病患者患有心血管疾病。

之所以易患心血管病,通俗来讲是因为血糖浓度较高时,会损伤血管内皮、增加炎症基因表达、导致血管变窄、体内脂质增加等,这些都会引发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指出,出现糖尿病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即烦渴多饮、多尿、多食、不明原因体重下降),并符合以下任何一个条件的人,可以诊断为糖尿病:随机血糖≥11.1 mmol/L。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

空腹血糖≥7.0 mmol/L。空腹指至少8小时没有进食热量。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血糖≥11.1 mmol/L。

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

“控糖”“护心”缺一不可

心血管疾病目前已经成为2型糖尿病病人致残、致死的首要原因,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格外注意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1、控制血糖

控制血糖是所有糖尿病患者都会关注的头等“大事”,除了日常饮食控制和运动外,有必要时也应该适当接受药物治疗。

2、控制血压

血压状态良好的糖尿病患者,其眼底病变、肾脏病变、心血管病变的患病率及严重程度,与没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几乎无差异。

根据中国《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0版)》:对于合并患有糖尿病的人群,血压应降至130/80 mmHg以下。

3、控制血脂

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是降低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和死亡风险的重要手段。糖尿病患者应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血脂检查,并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维持合适的血脂水平,防止血脂紊乱。

4、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适当运动、健康的饮食结构(减少热量摄入、控盐、控糖)、戒烟、限制饮酒量、保持良好的情绪等。

5、定期筛查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去医院做心脏检查,如颈动脉超声、心脏彩超、冠状动脉CT造影等。

糖尿病前期不可忽视

形成糖尿病有大约5-12年的“潜伏期”,这其中有个阶段叫“糖尿病前期”。

这是一种血糖高于正常范围但低于糖尿病诊断阈值的慢性疾病,在临床,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受损(IGT)和IFG+IGT三类人群。根据《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预的专家共识》数据,诊断为糖尿病前期的标准是:

IF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后血糖<7.8 mmol/L,而7.0 mmol/L>空腹血糖≥6.1 mmol/L。

IGT:空腹血糖<7.0 mmol/L,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后血糖≥7.8 mmol/L,但<11.1 mmol/L。

最近有基于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预测(China-PAR)模型数据显示,长期空腹血糖受损(IFG)并进展为糖尿病的受试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高。因此重视糖尿病前期患者空腹血糖的监测和管理也是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不可缺少的。

中国著名的大庆研究,耗时30年,也证明了生活干预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的患病率。

总的来说,糖尿病是多病因的,也会引发多种并发症。不仅要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还要关注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

来源:健康榨知机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a/10008/202303/26a3e7826e546a52f21aabc39b9ff324.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