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口
老
龄
化
国
情
教
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这为我国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明确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今年3月初,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原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原会长王建军在接受《中国社会报》记者专访时指出,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关键是将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让全体老年人都能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百姓课堂》第一讲请收听王建军答记者问第一问(音频来自湖北之声《老年天地》点击收听)
记者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日益加快,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及时、科学、综合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我国取得了重要成就,对此应该如何全面客观理解?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老年人口最多、老龄化增速最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最重。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不仅直接关系我国自身的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也是解决全球老龄问题的关键。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关键是将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位全局、着眼长远,坚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坚持满足老年人需求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结合,全面部署、协调推进老龄事业改革创新。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就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和对策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阐述新时代老龄工作的原则、目标、方向和重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2021年重阳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对老龄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党的二十大对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进一步部署。与此同时,老龄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养老事业和产业统筹推进,老年人保障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养老孝老敬老环境不断优化,我国老龄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但也要看到,与新时代老年人过上幸福生活的期盼相比,我国老龄工作在思想观念、政策措施、工作基础、体制机制等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必须着力解决。
来源:《中国社会报》记者:张婷)
主持、播讲:李曼 王建
图片:王锐
责任编辑:夏叶
审核:孔习兰 简然 郑建华 夏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