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远道
一场瘟疫阻断了我与许多人的联系,尤其是那些仍然用笔写作、不会玩微信的前辈。如原北大学子、黄冈市某机关退休的熊熊先生,疫情期间就基本未曾联系。
我们有共同的爱好——喜欢诗词。1989年秋,我从家乡英山调到黄冈地区工作,通过原在地委统战部工作、在《黄冈报》读到我的散文《叔父》后主动为我写评论的卢祖煌先生介绍,与熊熊认识。
熊熊先生给我的印象,晏婴似的个头不高,但满腹经纶,思维敏捷,谦和随和、务实实在。在他居领导岗位时,见到我这个小职员没有一点官架子,倒像是好文友。因此,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交往至今。他曾经还是单位的大笔杆子,一生起草了七百多万字的公文。我应邀为他的《熊熊文稿选编》(上下卷)还是《熊熊诗词选集》写过书评,很久前的事,记不真切了。
我们的交往可谓君子之交,以诗会友。即使在非疫情的平时,彼此见面也不多。每次见面,他总要给我带来一些见诸报刊的诗词。当然,这多是他退休后的事情,在职时他工作忙得不可开交,就难有这份闲情雅兴了。
昨天上午,他突然来到我的办公室。我有事外出,年近八旬的他在办公室等我个把钟头。接到同事的电话,我就往回赶。一见面,彼此不约而同地说,好久不见,好久不见!
他将厚厚一本《告别未名湖——北大老五届诗集2》给我,说:“里面选了我26首诗词,第一个送给你看看。”
这本45万字、载有157位北大老五届校友诗歌作品集,是北大老五届足迹凝练而成的史诗,再现了学子们在未名湖畔、博雅塔下、燕园幽径的遒丽画面,跳跃着历史长河中一朵朵引人入胜的浪花。学子们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求知若渴,志存高远的情怀、举止,投身社会后报效祖国、人民的行动,退休后的人生感悟与积淀,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熊熊先生作品镶嵌其中,喜莫大焉!我急于拜读他的五律、七绝、七律和词。
作为一个喜爱诗词的诗人,对古体、近体诗词的清规戒律应该自觉遵守。从熊熊先生的26首诗词中看,他是很持戒的。在一个诗词光灿几千年的文明古国,留下的不朽经典毕竟那多。时光与读者太无情,热爱诗词的前仆后继者太无奈。然而,只要我们用心去写,力求完美,在内容与形式上有半星点如意之光,足矣,难能可贵矣!
熊熊诗词26首,内容上紧扣时代,与时歌事,如《大美中国颂二首》《劳动赞歌二首》《五四颂歌二首》《北大毕业生屠呦呦荣获诺贝尔生物学及医学奖》《临江仙.战洪魔》《西江月.抗击新冠肺炎中国总体战》《如梦令.祝贺北京——张家口申办冬奥会成功》等,满怀激情讴歌祖国、劳动者、抗疫抗洪战士……主题积极健康向上,满满正能量。读熊熊的诗词,无论团聚离别均是喜形于色,少有悲愁哀婉,无不展示出新征奋进者的豪迈与自信,从而给读者以阳光之审美和艰难生活的温馨亮色。如“告别燕园久,离今五十年。学军锤铁骨,治史举英贤。联谊凝侨智,协商纳谏篇。愿君康健永,余热洒山川。”(《北大国关学院毕业生林明江曾任全国侨联副主席》),素描式勾勒出人物的人生亮点,素朴的语言表达作者无限深情。又如“精锐之师聚体坛,彩旗漫卷艳蓝天。双城盛会创非凡。四海健儿超梦想,九州选手远扬帆。长城万里壮观瞻。”(《浣溪沙.展望2022年冬奥会》),气势沉雄,极富生命力和感染力。
诗言志,亦抒情。喜欢诗,并乐于歌咏之,生活会丰富多彩,阳光一路。熊熊的人生充满诗意,因而活得比写诗本身更具诗情。
2023年4月13日夜匆匆于黄州
作者简介:吴远道,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高级工程师,作品散见《民族文学》《小说选刊》《中华辞赋》等,著有小说集《哦,纯姐》、文学作品选集《吴远道文学作品选》、长篇小说《淹死之鱼》及《黄昏雪》(合著),中篇小说《老Q》入选《黄冈中学校本教材语文课本》、《农村那片天》参评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村民小组长》参评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散文《雨丝》入选《中国散文大系》、《妈妈的味道》入选《2022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阅读》《雨》《人间最美是故乡》等被翻译成维吾尔、蒙古、藏、哈萨克、朝鲜语等多种语言发表,系北大中文论坛小说作者12强,入编《中国小说家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