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你那边能否看清庭审画面?”“被告,法庭说话你可以听清吗?”
“法官,我们这边画面很清晰,声音很清楚!”
“好,那现在我们正式开庭!”
近日,随着法官手中法槌落下,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在黄梅法院首间互联网融合法庭正式开庭。庭审现场只有承办法官和书记员的身影,身处各地的7名诉讼参与人通过手机或电脑参与庭审。
虽各方人员身在不同空间,但整个庭审过程声音清晰,画面流畅,法庭调查、举证、辩论以及最后陈述各个环节有条不紊推进。庭审全过程无纸化进行,实现语音智能转写生成庭审笔录,随着当事人通过屏幕在电子笔录和调解书上签名确认,此次耗时不到50分钟的线上庭审圆满结束。
庭审结束后,该案的庭审录像和庭审笔录自动上传至湖北智慧法院审判流程系统,其中庭审笔录做为案件材料也自动转入对应的电子卷宗系统。
黄梅法院此次投用的互联网融合法庭完全符合最高院关于科技法庭建设的最新标准,支持现场开庭、远程提讯、互联网庭审、混合庭审等多场景随意切换,达到了法院三级业务专网、互联网、远程提讯专网“三网数据”的互联互通,同时实现了开庭笔录、证据资料、视频数据与审判系统的对接融合,切实提高了法官办案、司法管理和诉讼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为保证融合法庭顺利投入使用,黄梅法院综合办公室多次组织各业务庭法官助理、书记员开展实操培训。
截至目前,黄梅法院互联网融合法庭已上线运行10天,完成庭审11场。高效、便捷的智能诉讼体验获得诉讼参与人的一致称赞。
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