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江豚!江豚!”5月30日下午2时37分,黄州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工作人员在长江黄州段开展执法巡查时,在鄂黄大桥下游水域,看到5头江豚逐浪、嬉戏。
当时,在渔政执法船舷的两侧江面上,各有一个种群,5头江豚在酣畅地追逐。它们时而没入水中,时而探出水面,好不热闹。
江豚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是胎生哺乳动物,一般以家庭为群体、活动觅食。农业农村部公布的2022年全流域长江江豚科考结果显示,目前长江江豚种群数量约为1249头,其中长江干流约595头、鄱阳湖约492头、洞庭湖约162头。
黄州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舒喜元介绍,前些年,长江上很少看到江豚,一年也就看到两三次。今年以来,江豚来长江黄州段“打卡”已常态化,不时有成群江豚在长江黄州江段“露脸”。
3月24日,黄州区农业综合执法人员就在长江黄州段滨江森林公园水域,用无人机航拍到多个江豚“家族”嬉戏、打闹,追逐、觅食的场景。“今年,我们在长江黄州段巡查中,用手机拍摄到长江江豚就有20多次。”舒喜元说。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陈楠博士介绍,长江江豚因为性情温和,嘴部弧线天然上扬,被称为“微笑天使”。江豚对水环境要求较高,长江江豚处在整个长江水生动物食物链的顶端,江豚的生存状况是长江生态环境质量的“显示器”,长江的水环境怎么样,江豚就是一面“镜子”。
舒喜元认为,黄州江段频现江豚前来“打卡”,得益于“长江十年禁渔”等长江大保护战略的深入实施,黄州区不断加大整治非法捕捞、违法违规垂钓执法力度,累计投入增殖放流资金283.35万元,放流各类苗种超过7704万尾,长江黄州段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江豚逐浪已经成为黄州江段新景观。
来源:鄂东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