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6月12日电 在光影中演绎精彩故事,在创新中传承中华文化。近年来,活跃在湖北云梦的皮影艺人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努力让云梦皮影戏走进千家万户,让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中国传统文化。
秦礼刚在表演皮影戏。新华网发
云梦县城关镇东正街,有一座普通的三间四层小楼,小楼大门正上方一块“梦泽影戏馆”的横匾字迹苍劲而古朴。每到中午时刻,随着一阵激昂的鼓乐声响起,接着就是高亢起伏的唱腔隐约传来,吸引街上不少行人驻足聆听。循声走入梦泽影戏馆,里面正在进行皮影戏表演。只见戏馆前方的幕布上,彩色皮影随着音乐和唱腔上下翻飞,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偌大戏馆已经坐满了观众,大家看得津津有味,不时爆发出掌声与喝彩声。
在“梦泽影戏馆”表演皮影的是云梦皮影戏艺人秦礼刚。他出生于1949年,从小就对皮影戏着迷。秦礼刚回忆说,小时候没钱买票,自己就到茶馆后台用小刀把木板挖个指头大的窟窿,使劲往里头瞧。边看边学,秦礼刚有了一定表演基础。
秦礼刚给孩子们展示皮影艺术。新华网刘晓丽摄
云梦皮影戏是一种古老的传统艺术,融绘画、雕刻、美术、音乐、说唱等于一体,迄今已有300余年历史。云梦县皮影戏盛行,当地皮影戏又被称为云梦皮影戏。
1978年,秦礼刚拜著名皮影艺人陆春元为师,正式学习皮影制作和传统皮影戏表演。学习之余,他经常挑着担子下乡为村民演出,后来“行头”多了就推起架子车下乡,足迹跑遍梦泽大地。“白天干农活,晚上演出,养活了一家九口人。”秦礼刚说。
秦礼刚给皮影爱好者传授皮影操控技能。新华网发 王基达摄
1984年,秦礼刚创立了梦泽影戏馆。戏馆的“规矩”一般是每天上午11点半“开锣”,下午2点半“吆锣”(结束),一年四季从不间断。秦礼刚说这是他多年形成的“作息时间”,目的是为了让附近“瘾迷”来时不赶早,回家不摸黑。秦礼刚的皮影表演生动精彩,吸引四里八乡群众前来观看。表演高潮时候他双手同时操作10个皮影人物在屏幕上舞动,观众看得入了迷。
为使古老的皮影更好看,秦礼刚花了很多心思,对皮影戏进行大胆改革。他加宽加长了表演皮影的纱幕,皮影也进行放大,让观众看得更清楚。传统的皮影戏伴奏只有锣鼓,秦礼刚加上了民族弦乐器,让音乐更好听。他还将一些寓言故事改编成皮影戏,在皮影戏中加入禁毒、消防等现代题材内容,以吸引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观看。
秦礼刚制作的皮影惟妙惟肖。新华网发
在皮影制作上,秦礼刚进行了创新。从前用驴皮制作的皮影形象简单粗糙,既笨重又不透明,秦礼刚就改用透明硬塑料片和新油墨制作。这样做出来的皮影色彩鲜艳通透,形象细致明朗。在皮影造型上,他还制作出了群体人物影子,以及山川树林、城墙楼阁、花鸟虫鱼、云霞雾气等多种背景道具,丰富了影子内容。他制作的皮影人物眼睛能转能眨,嘴巴能开能合,还能“变脸”,惟妙惟肖。
秦礼刚制作的皮影惟妙惟肖。新华网发
2011年,云梦皮影戏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2年,作为云梦皮影戏表演代表人物的秦礼刚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这时他演出的皮影戏剧目达到了数百部。
除了在梦泽影戏馆演出,秦礼刚经常来到学校、企业和机关演出,传播皮影戏文化,传授皮影戏表演技艺。2016年起,武汉市光谷第十五小学开设了皮影戏特色课程,秦礼刚每周在光谷十五小教授两天皮影课。在学校与秦礼刚的努力下,光谷十五小还打破传统演出模式,把传统皮影与微电子技术、物理机械运动相结合,使皮影人物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按照编程做出相应动作,并同步伴以音乐唱腔,创造出艺术和科技相融合的演出形式。“文化的传承要从娃娃抓起。我们要让皮影走进校园,让更多的孩子了解皮影艺术、学习皮影艺术。”秦礼刚说。
秦礼刚在国外传播中国皮影文化艺术。新华网发
秦礼刚还应邀走出国门,先后在法国、马耳他、韩国、斯里兰卡、俄罗斯等多个国家表演皮影戏文化艺术,受到当地人民的欢迎和称赞。
在秦礼刚的带动下,云梦活跃着一批皮影表演艺人。当地人陈红军出生于1971年,是皮影艺术的优秀传承者之一,创办了沙河皮影馆。1985年,陈红军师从秦礼刚学习云梦皮影雕刻及表演艺术。30多年来,陈红军始终如一认真学艺演唱和制作,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传承了秦礼刚的创新精神,自行设计并雕刻出众多精美的皮影人物形象,如关羽、赵云、马超等皮影人物共计数百件,制作了上千件皮影作品。其中,陈红军创作的一件古风人物皮影,在他的精雕细琢下,花了3000刀,历时半个月才完美呈现。“角色需要时,她可以是貂蝉,也可以是王昭君。为了避免观众产生审美疲劳,皮影要经常推陈出新。”陈红军说。
陈红军在进行皮影制作。新华网发
追梦影中人生,艺术之花常开。为了让更多群众了解皮影戏、喜欢皮影戏,秦礼刚和其他皮影艺人更加积极地传播皮影文化艺术。他们给孩子们讲授皮影专题课、定期举办免费的大学生培训班、接待各国到访者进行专场表演等,各种活动不断。“我们的传统文化要一代一代传下去。只要有人肯学皮影,我就愿意好好教。”秦礼刚说。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