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田县财政局:添动能强服务优环境 市场主体迸发新活力

2023-06-16 12:02  

罗田县财政局:添动能强服务优环境  市场主体迸发新活力 ——圈出2023罗田政府采购工作新亮点

罗田县财政局通过自身工作做“加法”,市场主体负担做“减法”,2023年,全县政府采购工作亮点纷呈:一个流程简、效率高、服务优的营商环境在这里悄然形成,一系列的新亮点、新突破、新成效在这里凸现,市场主体和群众办事的堵点、痛点、难点在这里得到有效破解,政采交易成本得到大幅降低,市场主体迸发出空前活力。

一、添动能 ,“网上办”加速领跑

“以前办理政采手续,要到几个单位审批、签字、盖章,得“往返跑”,现在,政府采购项目全部实行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只需“网上办”,鼠标一点,立马办好,太方便了!”一位参加罗田县城区市政维修工程项目招标的企业负责人如是说。

罗田县财政局为加快推进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交易,让“不见面交易”更便利、更安全、更简单。一方面,实施采购交易的在线全流程电子化,推行“不见面”开评标。另一方面,全面升级改造电子化采购管理系统,优化和减少审批、审核环节,实现了线下备案向线上备案、线上审批的转变。取消事前审核流程,改由系统自动审核;依托“罗田县政府采购电子交易平台”实现了采购单位完成预算编制、自动备案、采购意向公开、需求公示等“事前4环节”,各代理机构实现政府采购项目发布公告、在线评标、电子归档等 “事中12环节”、“全流程19环节”的电子化高效互动模式。真正做到“网上办”“一次办”和“不见面”办理,让数据二、多跑路、市场主体“零跑腿”。

2023年全县公开各类信息1280条,通过电子化手段也有力推进政府采购意向公开。同时,合同签订时限从法定的30日降至2个工作日,合同备案由7个工作日降至2个工作日。支付提速,大大缓解市场主体资金流动压力,建立限时支付制度,资金支付时限,从原有收到发票之日30日降至5个工作日。

二、“店小二”,助推企业添活力

新年伊始,在罗田县财政局工作部署会上,局长雷建辉语重心长,要求全局上下每个人都要当好“店小二”,真心帮助企业破解堵点、痛点和难点。一年来,全局上下围绕企业纾困解难、降本增效、加速发展等重点,深入推进“三专一平台”(消费扶贫专柜、专馆、专区和“扶贫832”平台)建设,着力构建扶贫产品展示展销“线上与线下”结合的交易平台,整合全县36家消费扶贫认定企业和16家地标优品企业的产品,对接全县优势农产品种养合作社13家,共上传产品428种。大力推进政府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工作,全县各预算单位按照不低于15%的预留比例在“扶贫832平台”填报预留份额。截至目前,罗田县共计激活预算单位管理账号82个,采购人交易账号116个,交易总额达到3404.7万元。他们充分发挥政策功能,提高中小企业“预留份额”。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前提下,提高中小微企业政府采购市场份额,预留政府采购项目预算总额的40%以上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其中,预留给小型和微型企业的比例不低于60%。2023年,全县政府采购金额超7.4亿元,其中中小企业占比90%。与此同时,全力推行“政采贷”,帮助中小企业“渡难关”。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县财政局积极组织全县7家商业银行搭建起罗田县政府采购金融服务平台,开展“政采贷”业务,通过政府采购合同融资服务平台,为政府采购中标(成交)供应商提供融资服务,不用抵押和担保,只需提供政府采购合同,利率比市场低,一般2至3天、最多一周就能收到贷款,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压力。截至目前,全县共发放“政采贷”7535万元,全力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开展各类政银企对接,为近500家各类市场主体提供50.96亿元信贷支持。建立助企纾困白名单160家,累计授信贷款355笔,金额11.87亿元。已实际发放贷款10.68亿元。建立信贷风险补偿金联席会议制度,公示“信贷风险补偿金白名单”企业44家,授信1.69亿元,发放贷款1.12亿元。完成融资担保业务482户、新增14.57亿元,新型政银担业务70户、2.86亿元。开展多种主题招聘活动,累计38场次,参与招聘活动4.37万人,进场参与招聘企业1040家次,提供就业岗位73102个,现场达成就业意向2896人。扶持直播助农基地,规划建设基地6个。个人创业开办网店933家,新增电商企业49家,全县电商交易额17.01亿元,农产品交易额10.84亿元。建立了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目前全县已建成220个村级服务站(赶街、供销、村淘),实现物流到村全覆盖。直播带货1000余场,累计销售额2.8亿元。

三、强体系 政府采购再提速

营商环境再提优。罗田以市场主体满意为标准,倒逼要素保障部门创新改革举措,着力破解营商环境的堵点、难点问题。深入推进招投标领域规则清理,对影响营商环境的文件及时进行修改、调整或废止,保障不同所有制和区域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截至目前共废止文件11件,从制度上保障小微企业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完善自助办税体系,推广非接触式办税,网上领票比例已达到90%以上,网上办税比例99.47%。编订各类宣传资料共12种,发放纸质资料8000余份。累计召开线下培训会共9次,培训人次近500人,开展线上线下宣传辅导2300余次,惠及企业3000余户。持续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进一步压缩企业设立登记办结时限至0.5个工作日;全面推行企业登记住所(经营场所)信息申报承诺制;将银行开户预约纳入企业开办服务范围。实现企业设立登记程序自助审批和出照,已自助办理公司56家,新增市场主体5655户。深化简易注销登记改革,1个工作日全流程办结。全面推行“多测合一”、“多评合一”、“五证同发”,最大限度压缩审批服务时限。实行“五减”服务,开展工改项目集约化审批,挂牌督办、销号管理。对政府投资项目、社会投资一般项目、出让土地的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压缩至65、45、25个工作日。发起“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任务95批次,检查对象822户,完成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工作计划158%,涉及联合抽查的部门31个,完成抽查任务100%,抽查覆盖率100%,结果100%向社会公示。开辟涉企案件受理绿色通道,加大涉企案件调解力度。办理涉企行政案件46起,涉企刑事案件30起。大力开展“平安园区”“平安企业”等创建活动,落实“一企一警”制度,选聘64名民警进驻,推选64名警企联络员。对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在保证办案质量的前提下,实行“就地受理”、“当场受理”、“即收即受”,除重大疑难案件外30日内审结。各行政执法单位全面落实包容审慎监管执法、柔性监管执法制度。推动制度行政执法“四项清单”,即免处罚事项清单、免强制事项清单、从轻处罚事项清单、从轻处罚清单。把握执法尺度、力度和温度,极大降低执法活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已有15家单位制定清单,其中首违免罚、轻微免罚事项189项,从轻处罚事项165项,减轻处罚事项87项,免强制事项22项。先后对7起涉企轻微违法行为免予处罚,调解涉企案件15起,组织律师开展“法治体检”28场次,解答法律问题120余条,提供法律依据及建议92余,起草、修改合同40余份。

政务公开再提效。48家县直部门1874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县乡村三级2365项政务服务事项,基本实现政务服务网省、市、县、乡镇、村(社区)五级联通。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和跨部门无差别综合受理,落实“一业一证”综窗审批154件,创新“五证+两图”同发6家。设立“跨域通办”专窗,梳理出跨域通办事项519项。创新开展 “一事联办”服务,实行“一个项目、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次告知、一套资料、一齐办证”和“五证+两图同发”服务。落实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帮办、代办服务。梳理中介服务事项清单86项,向社会公开清单事项,严控中介机构垄断抬价收费。12345”服务热线接听群众工单18595个,外拨工单3188个,即时解答率100%。受理群众诉求咨询共53件,服务满意率100%。电话预约服务894人次,接待群众咨询10643人次。罗田县被评为“全市政务公开工作优秀县”,高效办成一件事“一网通办”在全市考核第二名。

高效协同再提质。年初,县委提出的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将优化营商环境列入2023年五大攻坚克难工作之一,纳入“督考一体”。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对优化营商环境10个重点部门开展了专项巡察。调整优化我县营商环境领导机构,领导小组下设“一办七组”,构建了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了领导机制、推进机制、评价机制、督考机制、问题投诉处理机制。各单位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认识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持续提升,全县上下形成了“优化营商环境就是核心竞争力”的思想共识。县财政局、发改局、住建局、交通局、水利局等部门协同配合,切实加强对工程建设招投标、政府采购领域项目随机抽查工作,随机抽查比例达50%以上,防止出现排斥公平竞争的歧视性情况出现。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好的营商环境是生产力、竞争力,更是吸引力。罗田县将不断加强内功修炼,在优化政府采购领域营商环境上迈出坚实的步伐,努力提升服务效能完善体系,跑出“赶考”加速度!

(作者:盛友良  余高峰)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a/10210/202306/99f504ba6973be98b77fcb17bee7f75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