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清华大学古文字班的师生外出参观考察。受访者供图
6月23日,清华大学大三学生张弋阳跟着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的老师在青海做一批出土简牍的图像采集工作,这批简牍在上个世纪出土,他们要做的是利用现在的一些图像技术拍出更加清晰的图片。
刘宇晨在中山大学读大三,他最大的兴趣是去学校的资料室看书,资料室不大,门口挂着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所的牌子,书架上放着五千多本古文字学研究的书籍,“我觉得我能静下心来,看几个小时的书,完全不被打扰,很难得。”
兰州大学大三学生陈岑刚刚完成了一次兴趣小组汇报,这次小组汇报的内容是“古文字与先秦的农牧”。每次汇报前搜集资料,看古文字学者写的东西,艰涩难懂,一篇文章有时有几万字的材料,“每次看得眼花缭乱”,但每次阅读完带来的成就感,又会让陈岑之前的劳累烟消云散。
他们所就读的都是古文字学专业,古文字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出土文献和资料,包含殷商甲骨文、西周和春秋时期青铜器上的铭文、战国和秦汉时期的简牍帛书等。同时他们也都是第一批强基计划古文字班的学生,根据强基计划“一校一策”的原则,他们所接受的培养方式也各不相同。
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
《意见》表明,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因为研究方向“小众”,国内从事古文字学研究的学者仅一百余人,被称为“冷门绝学”。中国文字学会会长、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黄德宽表示,如果国家不予扶持,(古文字学)学科有可能就萎缩了,无法很好地传承下来。“像我们这样一个古老的民族,一旦我们失掉了这样一个文化传承的队伍,就无法更好地认识我们文明的源头及其发展。”
冷门绝学
按相关注释,古文字是与今文字相对的概念,它最早出现于汉代。汉代通行的字体是隶书,叫今文,即当时的文字,隶书以前的文字就叫古文或古文字。
资料记载,秦始皇兼并六国后,焚禁古书,统一文字,春秋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学术文化因而遭到扼杀。经过这一转折,汉代的文字和先秦文字差异相当大,以至那时的学者已难通谙先秦的文字。汉武帝末年,发现藏于孔子壁中的古书,《汉书·艺文志》记载,汉初“鲁恭王坏孔子宅……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由此,当时人开始了对古字的研究。
但是古文字学作为一门学科,一直到近代才建立。清朝末年,甲骨文发现以后,古文字研究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历史时期。当时有学者做了甲骨文的相关研究,如王国维所著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等。
新中国成立后,古文字学只是作为一门课程,而且只在少数几所高校开设。黄德宽此前在接受《光明日报》采访时回忆,为了培养高校师资和研究骨干,改变古文字学后继无人的状况,教育部于1982年委托吉林大学于省吾先生举办古文字研修班。在南京大学入学才一年的黄德宽被推荐去吉大参加了古文字研修班。
黄德宽回忆,当时国内进行古文字学招生的仅有吉林大学、社科院、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几所。“虽然研究古文字的人不多,但它作为一门学科,发展得非常快,古文字学内部已经发展出许多交叉学科方向,代表性的是殷商甲骨文的研究、西周和春秋时期青铜器上的铭文研究、战国文字研究以及秦汉文字研究。”
随着近百年考古的发展,古文字材料被大量发现,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侯乃峰介绍,古文字学的发展和考古发现古文字材料密切相关。过去古文字相关的史料稀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是近几年,地下出土的文字材料越来越多,“按我们学术界老先生的说法叫井喷式发现,按都按不住。”
但目前真正从事古文字研究的人并不多,侯乃峰统计了一下,每次参加古文字学会议的学者,只有一百多人。
不同于强基计划里的其他专业,比如历史学、哲学,在过去的学科体系中,古文字学属于附属学科,侯乃峰介绍,在文学院,它一般附属于古典文献学,或者是汉语言文字学下面的文字学方向,再细分才到古文字学;在历史学院,考古系有器物铭文学,比如出土的青铜器、甲骨、简帛上面有文字,这部分涉及古文字学,此外历史学下面有历史文献学,下边有敦煌学与古文字学,这也属于古文字学。“总体来说,它属于三级学科,在大的专业目录里边是没有古文字学这个方向的。”
一直到2021年,古文字学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所属专业为“历史学类”,目前也只有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招了两届。古文字学在其他高校本科生招生都在强基计划中的“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
黄德宽介绍,因为冷门,使得这个领域无法吸引更多的学者。另一方面,真正想在这个学科取得成就不容易,“要心无旁骛坐冷板凳,耐得住寂寞,”数十年的努力,才能真正进入到这个学术领域,这也是从事古文字研究的人较少的另一个原因。“真正能做古文字研究的人太少了,如果长期任这种状态延续下去,冷门绝学可能真的传不下来了。
强基计划出台前,有关部门找到黄德宽征求他的意见,当得知要将古文字学纳入强基计划时,出乎他的意料,“毕竟与历史、哲学相比,古文字学只是一个三级学科。”但黄德宽能够感受到近几年的一些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有关文件和国家的一些重大发展战略里面,都特别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而要了解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那就不能不发展古文字学。”黄德宽介绍,先秦时期的文字可以更好地追溯中华文明的源头、了解中华文明的早期形态。“而求本溯源的过程,需要古文字学。”
起初,听到古文字学进入强基计划时,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陈晓强也很惊讶,但是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陈晓强的观点发生了改变。周边地级市的文物保护中心和他们联系,说从各地收集了很多拓片,但是因为不具备古文字学的知识,在整理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他们就提出和我们合作,我逐渐意识到,地方文物保护中心需要古文字人才。而整个西北五省区,兰州大学是唯一一所可以招收古文字学本科生的学校。”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