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教育局将“推进教联体改革”列入教育系统深化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三张清单”的重点内容,在深入细致调研基础上,积极探索,主动实践,推动融合型教联体建设破题开局、行稳致远。
市教育局党组书记 局长 何兰田:深入基层调研,把握改革重点。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深入基层调研,分析基础教育资源分配结构性、区域性不均、资源闲置浪费等突出问题,研究破解办法。认真总结2022年县域教联体试点改革经验,将融合型教联体建设作为主攻方向。强化顶层设计,研究出台《黄冈市推进融合型教联体建设实施方案》,实行行政管理、编制统筹、经费使用、教师发展、教学研究、考核评价、文化建设七个一体化,建立内部治理共融共生、教师队伍共用共管、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技术赋能共联共通、建设成效共测共评、家校社共谋共治、条件保障共促共进等七项深度融合机制,推动基础教育质量全面进步、全面提高。
强化基层指导,突破工作难点。坚持市县同频、全域实施、整县推进,到每个县市区宣讲文件精神,逐一答疑释惑,逐校分析研判,指导县市区完善方案、明确路径。目前,所有县市区方案已经党委政府会议研究通过,黄梅、浠水、团风实施方案已印发,其余各地即将印发。全市10个县(市、区)共计划组建166个教联体,做到公办初中、小学和幼儿园全覆盖。指导各县市区准确把握关键环节,将改革向纵深推进。遴选县城或县域副中心优质学校(幼儿园)为核心校,按照“城乡配”“强弱配”“大小配”和“远近配”的方式组建融合型教联体,解决学校“谁来带”的问题。教联体实行单一法人代表负责的办学形式,按照懂政治的教育家和懂教育的政治家标准选优配强书记、校长,解决管理“谁来抓”的问题。加强政策引领,设立专项经费,完善补助政策,解决教师“流得动”的问题。教联体和各分校区实行两级扁平化管理,撤销乡镇中心学校,重构教联体管理机制,再造管理流程,形成制度文本,解决校区“如何管”的问题。
尊重基层首创,打造特色亮点。坚持以县为主、试点先行、鼓励创新,市融合型教联体建设领导小组先后召开动员部署会、现场推进会2次,总结推广各县市区推进融合型教联体改革成熟经验做法,打造标杆样板和可复制经验。同时,制定《融合型教联体建设工作考核细则》,实行一周一部署、一月一督查、一季一结账的考核运行机制,不断激发各地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各地勇于创新、推陈出新,教联体建设呈现出良好态势。黄梅县、团风县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教联体改革先行试点。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持续强化跟踪指导,科学部署建好融合型教联体深入推进工作,确保教联体“联”出特色、“联”出效益、“联”出成果。
(黄冈广播电视台记者 吴佑喜 吴涵 通讯员 赵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