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擅养脾胃!胃不好的你快看看

2023-07-18 09:17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各个脏器都依靠脾胃气血的滋养,脾胃受伤,身体就会百病由生。

7处看出脾胃健康程度

平时我们可以通过仔细观察肤色、五官、生活状态来判断脾胃问题,尤其是要从以下7个方面进行观察。

如何调理脾胃?

保养脾胃首先要顺应脾胃的生理特性,促进其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

下面的脾胃养护“十条”,大家最好记一下

01饥饱适中很多养生学家均主张饮食宜节量,一日三餐,七八分饱。

02食宜缓细不论粥饭点心,皆宜细嚼慢咽,急则损脾伤胃。

03饮食有时饮食有定时、有规律,才能使身体及时获得维持生命的营养。

04怒后勿食进食的时候宜心平气和,一切过度的、负面的情绪都应尽力排除,才有利于胃的消化。

05谨和五味应做到食物多样化,主食有精有粗,杂食不偏。

06清淡为上勿进肥甘厚味,常须少肉,多食新鲜蔬菜瓜果。

07饮食宜洁秽饭、馁肉、臭鱼,食之皆伤人,应重视饮食卫生。08甘咸勿过食糖过多会害脾生痰损齿,易患消渴。吃盐过多易导致心血管疾病,尤其易患高血压病。09适温而食食物的温度要适中,过烫会对消化道造成伤害,过寒则易伤脾阳,即使是炎热酷暑,也不可恣意冷饮。10餐后养生食毕叩齿三十六下,津令满口,则食易消。如饱食则卧,食不消而成积,则致生肠胃病。

个性食疗法

脾胃病患者多见脾气虚、脾胃虚寒、胃阴不足等证,不同的患者需结合个人体质进行食疗,不能“一补了之”。

脾气虚者常见胃脘部不适、疲倦、乏力等症状,可选用人参、党参、黄芪、山药、芡实等健脾益气的药材做药膳。

胃阴不足者常见胃部隐痛、灼热感、口干、舌红少苔等症状,适宜选用沙参、麦冬、石斛、玉竹及太子参等益气养阴的药物做药膳。

兼有痰湿停聚者常见胀满不适、舌苔厚腻,可选用陈皮、豆蔻、薏苡仁及茯苓等健脾化湿之品做药膳。

若畏寒怕冷、胃脘部有冷感,则需要温中散寒,适合生姜、花椒、羊肉、牛肉等温阳食物和配料。

按摩养生摩腹是很好的保养脾胃之法,操作时采取坐或卧式,闭目内视腹部,自然呼吸。

双手叠掌置脐下腹部,以脐为中心,两手绕脐转圈,由小至大。

男子先按顺时针方向作螺旋式摩转36圈,再逆时针摩转36圈,最小一圈,叠掌回至原处。

女子则先逆时针摩转36圈,再顺时针摩转36圈。全过程约需6~10分钟。

摩腹毕,可起身散步片刻。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210/202307/4b502a6e01594e254b6623955aea521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