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率极高!发现后多为晚期!出现这些情况及时就医

2023-07-22 20:17  

近日“母女双双确诊卵巢癌晚期”的话题引发广泛讨论患者范女士(化名)常规妇科体检无异常

一年后竟被查出晚期癌症

两个月前

范女士总觉得肚子胀胀的

时不时拉肚子

于是

她来到医院就诊

经过各项检查

医生发现她的腹部出现了腹水

糖类抗原测定值CA125指标过高

她被转诊至妇科

接诊的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

妇科主任杨玲玲

安排范女士做了B超检查

结果发现卵巢里有直径3厘米的肿块

腹部CT发现腹部有大量积液

卵巢癌伴盆腔腹腔广泛转移

范女士想不明白

明明每年都参加单位体检

妇科的常规检查结果都显示正常,

怎么一下子会这么严重?

医生解释说

“卵巢属于深部器官

发病不易发现

且患者得的是上皮性卵巢癌

这种癌进展非常快

早期在腹腔内播散,会在网膜转移

迅速产生大量腹水

目前还没有很好的卵巢癌筛查手段”

最终,范女士接受了手术和化疗。

“两高一低”尚无早筛的有效手段卵巢癌一直以来都是被严重低估的隐形杀手。卵巢癌的死亡率高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晚期卵巢癌五年生存率仅为39%,被称为“妇癌之王”。卵巢癌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且目前尚无有效筛查手段。它有“两高一低”的特点:致死率高、复发率高、早期发现率低。

卵巢癌之所以致死率高,就是因为卵巢癌不像宫颈癌一样能够做到早期诊断。卵巢癌早期症状没有特异性,卵巢又是在盆腔里面,看不到摸不着,70%的患者确诊时就已经是晚期。

卵巢癌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容易转移,而且转移的范围特别广。随着病情的发展,一期肿瘤可能长在卵巢上,二期已经扩散到盆腔了,累及盆腔器官;三期肿瘤已经跑到腹腔里去了;四期肿瘤可能已经跑到腹腔外面,甚至跑到胸腔了。

子宫内膜异位症

可能发展为卵巢癌

有些疾病与卵巢癌有一定的关系,比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一种很常见的妇科疾病,困扰着世界上10%左右的育龄期女性,这其中有接近一半的女性会发生不孕或流产现象。经期间子宫内膜组织可能顺着输卵管逆行流入盆腔,被认为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原因之一,因此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多累及卵巢、输卵管和盆腔腹膜。

除了上述常见的症状,已有研究证实,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有发生恶性转化的能力,恶变率为5%~10%。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逐渐发展为非典型子宫内膜异位症,随后发展成卵巢癌。

母女双双患癌家族史尤其要警惕

医生提醒,卵巢癌高危人群尤其要警惕,特别是具有卵巢肿瘤或恶性肿瘤家族遗传史的女性。

杨医生介绍说,“我曾遇到过一对母女,30多岁的女儿先后查出卵巢癌晚期和乳腺癌,又出现肝转移;2年后母亲也出现了同样的病情。”另外,50岁以上的女性、未生育或者不孕且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的女性、单独服用雌激素药物超过10年的女性、乳腺癌易感基因发生突变的女性等,也都是卵巢癌高危人群。这些人群,除了定期B超检查,还需进行肿瘤标志物HE4和CA125联合检测,更早鉴别I/II期卵巢癌。

在评论区

不少网友也表示

身边有因卵巢癌

去世的家人和朋友



也有网友分享自己的经验

除了体检外

最好每年再去医院自己做个检查

相关阅读

如何预防乳腺癌?

普通女性一生中,患乳腺癌的风险为1%左右,而BRCA1、BRCA2基因突变携带者的患癌风险为23%~54%。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建议40岁前进行筛查,绝经前以超声为主,绝经后女性以超声加钼靶为主;筛查间隔时间为0.5~1年。

如何预防卵巢癌?

约20%~25%上皮性卵巢癌与遗传因素相关。乳腺癌、卵巢癌、结直肠癌等家族史,都可能导致家族中女性成员的卵巢癌风险增加。BRCA突变基因携带者,推荐从30~35岁起开始定期做盆腔检查、血CA125(肿瘤标志物)和经阴道超声的联合筛查。

如何预防结直肠癌?

家族性结肠息肉易发展成结直肠癌,如果父母患有因上述疾病导致的结直肠癌,其子女患上同类癌症的可能性高达50%。

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人,建议从40岁甚至更早开始,进行预防性筛查。推荐的方式是结肠镜检查或便潜血检查,便潜血检查最好每年做1~2次;同时要比普通人更重视饮食健康,少吃高盐油腻食物。

如何预防胃癌?

在所有胃癌患者中,有明显家族聚集倾向的占10%。胃癌患者亲属比其他人患胃癌的危险性高2~3倍。

40岁以上且是胃癌患者的直系亲属,应尽早并定期做胃镜筛查。

来源:湖北发布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210/202307/e60c0c8e9b4453f57ab5a7a4b5fc9418.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