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北工会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紧盯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技术创新等竞赛活动,为先行区建设锻造高素质产业工人大军。
眼下是雷暴高发期,在国网武汉南瑞公司,湖北省示范性职工创新工作室的谷山强,正带领团队进行雷电探测预警系统开发,以降低雷击损害。
国网武汉南瑞公司湖北省示范性职工创新工作室负责人谷山强:“还有很多未知的雷电的这种特性我们还没有完全探知,因此我们这套系统就是尽可能地提高我们对未知雷电的探测,比如晴天霹雳,这样毫无征兆的情况系怎么能探测到。”
不断激发一线职工的创新活力,近年来,湖北工会积极推进职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发展。截至目前,全省已创建创新工作室3672家,其中,国家级11家、省级620家;未来五年,每年还将创建省级工作室50家。
以创新工作室为平台,开展“传帮带”活动。在一冶科工焊接培训中心,全省劳模、90后全国技术能手祝强,正在教徒弟周举焊接要领,今年25岁的周举,已经拿下两项全省职业技能大赛冠军。
中国一冶科工焊接培训中心电焊工周举:“现在好多企业都讲究论资排辈,在我们这里通过技能来说话,现在我工作五年已经晋升到了高级技师,下一步我的目标是特级技师。”
助力产业工人快速成长,湖北积极推行“导师带徒”,对考核结果为“优秀”的导师和徒弟,在职位晋升、职称评定、技术等级鉴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未来五年,每年还将选树100名“湖北带徒名师”给予支持,计划累计培训职工300万人次。
中国一冶科工焊接培训中心技能教练、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吴勇刚:“这些徒弟我带出来了,他的水平比我还高,然后我的徒弟又带出了徒子徒孙,这样企业的技术水平才能达到国家级,甚至世界级。”
本领“长起来”,平台也要更加广阔。未来五年,聚焦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高端装备等优势产业,湖北工会每年将开展双“百千万”劳动和技能竞赛1万场次以上,省级引领性竞赛100场次以上,激发职工创新创效活力。
来源:长江云